經(jīng)過多場人機圍棋大戰(zhàn),相信有不少人也已經(jīng)大概了解“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實力,也有不少的大公司已經(jīng)開始著手于這個領域的研究。
從 IBM 早前公開的宣傳短片可以得知,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其實很廣泛。
它能做的不僅僅類似 AlphaGo 等技術競技類 AI,或者跟 Alexa 或 Allo 等產(chǎn)品類似的輔助應用。有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應該還能勝任創(chuàng)作這一類工作。目前,微軟正打算像創(chuàng)作型 AI 的方向發(fā)展。
近日,微軟對外宣布,已經(jīng)完成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公司 Maluuba 的收購工作。接下來,他們將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未來會推出一系列通用 AI 以及相關計劃。
微軟這次收購 Maluuba 公司的目的,舊式為了開發(fā)通用 AI。針對這一點,Maluuba 公司在其博客也做了詳盡的解釋。
Maluuba:我們需要的是,微軟的硬件儲備
Maluuba 表示,微軟擁有龐大的技術資源。這里包括微軟的 Azure 和完整的硬件基礎設施,其工作人員也會為開發(fā)提供相應的幫助,以減少開發(fā)和市場研究過程中所需的時間。
Maluuba 團隊
另一方面,微軟這次收購主要是基于 Maluuba AI 的運算實力,以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儲備。
這家 Maluuba 公司其實是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在讀研究生 Kaheer Suleman 所創(chuàng)辦。而 Maluuba,則是 Kaheer 開發(fā)的一款一款智能程序。據(jù)相關報道稱,Kaheer 和幾位同學在 2011 年創(chuàng)辦了這家公司。而到了 2015 年,Maluuba 融資 900 萬加元 A 輪用于進一步推進深度學習研究。
測試成績超越 Google,Maluuba 到底有哪些技術優(yōu)勢
Maluuba 公司主要是以自然語言處理的深度學習技術為重點。
他們關注的是機器學習中的兩個細分研究領域:對話和機器閱讀理解,對話和理解以及通用(人類)智能,比如記憶、常識推理以及資訊搜尋行為。
從性能測試的結(jié)果看來,Maluuba 智能應用的成績上懸優(yōu)秀。根據(jù) Maluuba 公司在 2016 年 6 月發(fā)布的論文,他們推出了一款機器月度理解系統(tǒng) EpiReader。這款模型在 CNN 和 CBT 兩個數(shù)據(jù)集上的測試均超越了 Facebook、Google 和 IBM。
就這一點,微軟認為 Maluuba 對深度學習、強化學習領域的知識儲備能夠幫助微軟解決當前問題,并且在人工智能民主化策略方面也有一定的推進意義。對此,微軟的官方博文也提到:
隨著最近微軟在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上使用深度學習技術的巨大成果,以及今天來自 Maluuba 成員的新力量,公司相信更好的還在后面,我們將向機器閱讀和寫作發(fā)起新的進攻。
目前,微軟已經(jīng)完成 Maluuba 公司的收購工作,但他們并未公布這項收購案的財政條款。
Yoshua Bengio
另外,微軟也在本次收購中,與蒙特利爾學習算法研究所所長和 Maluuba 顧問,Yoshua Bengio 建立更深入的聯(lián)系。他將會成為微軟在相關領域中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