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3P 之 interconnection
文 章 導 讀在本公眾號前面一期的文章中,本文作者首次提出一個新的概念:Si3P,用于加深對SiP含義的理解,其目的是為了使讀者更為深入,更為全面、更為系統(tǒng)化地理解SiP中包含的相關技術。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就Si3P中的interconnection做詳細解讀,是為深入解讀Si3P的第二篇文章。
在首次提出Si3P?概念后,受到了大多數(shù)讀者的肯定,但也有人認為是在玩文字游戲,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呢?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對Si3P?中的第一個i,integration進行了詳細闡述,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好評。
下面,我們就對Si3P?中的第二個i,interconnection進行詳細解讀。interconnection中文翻譯為“互聯(lián)”,在這里我們理解為互聯(lián)以及通過互聯(lián)進行信息或能量傳遞的含義。
對于一顆SiP來說,互聯(lián)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領域:
- 電磁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EM)
- 熱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Thermo)
- 力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Force)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用比較多的比擬手法來說明問題,雖然在嚴格物理意義上來說未必精確,但卻比較形象化,具有一定的畫面感,便于形象記憶,也更容易被讀者所理解(要積極開動大腦,充分發(fā)揮您的想象力哦)!
?? ?1 ??電 磁 互 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EM)
電磁互聯(lián),研究的對象是信號。信號的傳遞,是需要特定的路徑的,這些路徑就是SiP中屬于不同網絡的的導體,這些導體包含Die pin、鍵合線、芯片的Bump、基板中的布線、過孔、封裝引腳等。那么,如何做到每個網絡的導體互聯(lián)最佳呢?在SiP設計中,電磁互聯(lián)的第一步就是互聯(lián)關系的網絡優(yōu)化,這是和IC設計及PCB不同設計所不同的。因為在SiP設計中,無論封裝引腳是幾十個、幾百個甚至幾千個,都是需要設計師來對每個引腳的功能進行定義的。那么,如果能做到最佳的定義呢?這就是網絡優(yōu)化需要關注的內容,網絡優(yōu)化的基本原則就是交叉最少,互聯(lián)最短。有些EDA軟件中有專門的網絡優(yōu)化工具,也可以通過軟件自動交換引腳來優(yōu)化互聯(lián)關系。


信號的傳輸是伴隨著信號所產生的電磁場一起傳輸,信號在導體中進行傳輸,它所產生的電場和磁場在其周圍的介質中和信號一起在傳輸。信號有兩個"速度",一個是其傳遞的物理速度,另一個是指其變化的速率。信號傳輸?shù)奈锢硭俣群芸?,在真空中和光速相?x10^8m/s,在基板中約為光速的1/2(有機材料)或者1/3(陶瓷材料),即使這樣也是很快的,一秒鐘,在陶瓷基板中傳輸?shù)男盘栔辽倮@地球2圈半了,有機材料中的則超過3圈半了。此外,信號傳輸?shù)奈锢硭俣?/span>和信號的頻率無關。信號的變化速率則是有慢有快,并且是可以控制的,通常以從低電平變化到高電平的時間來衡量,稱之為上升時間。上升時間一般來說,信號上升時間并不是信號從低電平上升到高電平所經歷的時間,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于信號上升時間通常有兩種:第一種定義為10-90上升時間,即信號從高電平的10%上升到90%所經歷的時間。另一種是20-80上升時間,即信號從高電平的20%上升到80%所經歷的時間。

特征阻抗信號沿著導體進行傳輸,導體通常被看作傳輸線。分析傳輸線時,一定要考慮其返回路徑,單根的導體和其回流路徑一起構成傳輸線。傳輸線的特征阻抗是指信號傳輸過程中,傳輸線中某一點的瞬時電壓和電流的比值,用Z0表示:



我可以用一個現(xiàn)象來比擬串擾,當我們乘坐高鐵飛馳時,遇到迎面有高鐵通過,車身會受到一股巨大的擾動力,這個擾動力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1車速、2車間距、3車身長度,這個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串擾,因為串擾也主要是由三個因素造成:1信號的上升時間,2兩個信號線的間距,3信號線并行的長度。



電源和地(Power and Ground)了解完信號傳輸?shù)南嚓P內容,我們再來看看電源和地。電源和地也是一類特殊的信號,一般以平面層的形式出現(xiàn),并作為信號的參考平面,傳輸線的回流路徑通常是信號在參考平面上投影。如果參考平面不完整,信號的投影被切斷,回流路徑出現(xiàn)問題,同樣會產生信號完整性問題。
電源完整性PI(Power?Integrity),和信號完整性SI相對應。隨著系統(tǒng)復雜程度的提高,電源軌的增多以及對電源要求的提高,電源平面通常要分割成很多小塊,出現(xiàn)了電源完整性PI的概念。PI研究通常包括直流DC(Direct Current)分析和交流AC(Alternating Current)分析。

SiP中,電磁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EM)的目的是為了信號的傳遞,其關鍵如下:首先要規(guī)劃好行車路線(網絡優(yōu)化),然后把路修平整(阻抗控制布線),其次要控制好車速(降低信號上升時間),還要考慮行車間距(防止串擾),規(guī)范行駛不干擾他車也不受他車干擾(EMI/EMC),如果組隊出行相互距離不要拉的太大(控制同組網絡的延時差),另外,還要考慮其它因素,例如加滿燃油,充滿電,天氣不能太惡劣等重要因素(供電電源、地平面的完整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信號傳輸成功)!
?? ?2 ??熱 互 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Thermo)
和電磁互聯(lián)需要關注特定的網絡布線不同,熱互聯(lián)則需要有更為概括的視角。在SiP設計中,熱互聯(lián)一般主要通過選擇合適的導熱材料來實現(xiàn),當然,有時候也需要設計特定的熱通道。熱的傳遞方式有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在SiP中,熱傳遞的方式以傳導為主。
在SiP內部,裸芯片Bare Chip是主要的發(fā)熱源,此外,大電流在傳輸?shù)倪^程中也會使得導體發(fā)熱,是次要的發(fā)熱源。關于SiP熱量的傳遞方式,我們可以想象成泉水涌過大地。泉眼就是發(fā)熱源,水從泉眼涌出向四面八方流動,水更容易流向地勢低的地方(熱阻?。?,流過的地面有:水泥地,草地,沙地等(代表不同的導熱層)。有的地面水流的快(熱阻?。?,有的地面水流的慢(熱阻大),有的地面存的水多(熱容大),有的存不住多少水(熱容小),最終,水會流入大海(熱容無限大)。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代表熱阻和熱容的曲線,稱之為熱結構函數(shù)曲線。

熱結構函數(shù)曲線的橫軸代表熱阻,是由不同層的熱阻疊加,縱軸代表熱容,是由不用層的熱容疊加。
因為不同材料的熱阻和熱容的不同,熱結構函數(shù)曲線的斜率會隨材料變化而不同,曲線上的拐點則是不同材料的分界點,這種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分析SiP封裝結構中出現(xiàn)的缺陷,例如,某個SiP的熱結構函數(shù)曲線和大樣本值發(fā)生了明顯偏離,則說明在這一層出現(xiàn)了空洞、接觸不良等缺陷。有了熱結構函數(shù)曲線,我們就可以通過特定的測試方法(人為制造結構函數(shù)曲線分離點的方法),得到芯片或者SiP的結殼熱阻(Junction to Case),以及結到空氣的熱阻(Junction to Air)。有效控制熱傳遞過程中不同材料層的熱阻和熱容,就可以解決SiP中的熱互聯(lián)和熱傳遞問題。
SiP中通常有多個芯片(發(fā)熱源),我們就可以想象成有多個泉眼,一起涌出泉水并流過不同類型的地面,這比單個發(fā)熱源的傳熱情況要復雜一些,但其道理是相通的。
特別散熱通道
在SiP中還有一種情況,個別芯片的功耗非常大,需要有專門的散熱通道,這可以在結構設計中設計特殊的散熱通道,如下圖所示:

?? ?3 ??力 互 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Force)
力互聯(lián),需要考慮來自SiP封裝外部的力和內部產生的力。對SiP設計來說,考慮力互聯(lián)主要的關注點是在不同器件或者不同材料的接觸面。外部的力主要來源于沖擊、震動、加速度等。內部的力主要來源于相對的變形,產生相對變形最主要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外部力首先我們來看看外部力的影響,當一枚手機從高處跌落到地面,手機受到的沖擊會傳遞到電路板進而傳遞到SiP及其內部的裸芯片;




還有,SiP封裝的引腳類型的選用也要充分考慮其承受力的情況,越是重量大的SiP,越需要強有力的引腳來支撐和固定。例如,重量和尺寸比較大的SiP,一般多采用插針式的PGA安裝在PCB板上,表面貼裝如BGA或者CGA由于PCB表面的承載力有限而不建議使用。
內部力
內部力主要來源于相對變形,幾乎所有的材料都有熱漲冷縮的特性,但不同材料的熱漲冷縮的程度不相同,熱膨脹系數(shù)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就是用來描述單位溫度變化所導致的長度量變化的參數(shù),CTE不同的材料結合在一起,會由于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相對變形從而產生相互的力。此外,不同的部分也會由于溫度本身的不同也導致其變形的不同,從而產生相互的力,例如下圖,器件發(fā)熱導致膨脹,而安裝基板并未發(fā)熱,因而器件相對尺寸變大,導致產生熱應力,在引腳處引起變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溫度的變化一般是反復的、長期的,即使短期內的物理變形并沒有損壞器件,而長期的疲勞變形會導致器件損壞,所以設計時需要考慮足夠的余量。在SiP內部,由于熱而產生的相對變形很常見,因此,對于芯片和基板的接觸面,Interposer,倒裝焊凸點等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同時,要考慮SiP本身和其安裝的PCB板也會由于CET不同而導致SiP引腳的變形和產生應力。通過鍵合線進行電氣連接的芯片一般通過膠或者膠膜固定在SiP基板上,其固定膠或者膠膜,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熱沖擊和熱循環(huán)試驗。對于倒裝焊芯片,為了緩沖應力集中,在倒裝焊芯片的底部,需要填充underfill 填充膠。



SiP中的芯片通過膠 (Bond Wire Chip)或者引腳(Flip Chip)固定在SiP基板上,SiP本身也通過引腳固定在PCB板上。我們可以將力互聯(lián)想象成這樣一種情景:芯片的引腳或者SiP的引腳固定后是不能移動的,就如我們雙腳站在粘性很大的地面上。如果受到外力的拉扯(例如有人在推或者拉你),我們腿部和身體都可以承受一定的變形,但如果外力太大,我們的腳就可能從鞋子中脫離(芯片引腳和基板分離)。所以,除了鞋子要結實(引腳強度),鞋帶要系好(焊接強度),我們的腿和身體承受的變形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器件體和引腳承受變形的能力),太大的變形或者力,再結實的鞋子也會脫落(引腳脫落)!
?? ?4 ??總 結(in a nut shell)
對于一顆SiP來說,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領域:電磁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EM)熱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Thermo)力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 of Force)這里,每一種互聯(lián)都足夠重要,都是SiP成功的關鍵因素!最后,我們用形象的語言總結一下,對SiP中的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來說:電,如城市繁忙車流——四通八達;熱,如泉水涌過大地——有緩有急;力,如雙腳踩著黏泥——站住了別挪窩!
最后,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集成-Integration是SiP技術發(fā)展的基礎(Foundation),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是SiP技術發(fā)展的關鍵(Hinge),后面我們要繼續(xù)討論Si3P中的?intelligence智能,同樣是SiP技術的精髓所在。請關注本公眾號后面的文章!
一定要讀的相關文章:
概念深入:從SiP到Si3P
Si3P 之 integration
- 電,如城市繁忙車流,四通八達
- 熱,如泉水涌過大地,有緩有急
- 力,如雙腳踩著黏泥,站住了別挪窩
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