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重溫C++之類與對象的實現(xiàn)(第二篇)
1、來聊聊(輕松一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覺得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會漸漸變少,一部分留給家人一部分留給公司,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漸漸的成為了一些非常奢侈的東西,最近一些地方鼓勵2.5天的休息時間,先不說我們是否能夠享受到,但至少看到了這種思想的涌現(xiàn),大家開始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好了,今天我們繼續(xù)重溫C++的第二篇內容,從第一講的閱讀量來看大家可能對C++的內容有些抗拒,一些小伙伴反饋C++內容太多了,水有點深不敢碰,有些的覺得學好C就可以等等等,不過作者這里的講述都是為后面的內容進行鋪墊的,所以大家如果有興趣還是補充一些該部分的基礎。
2、類的實現(xiàn)
類的第一個重要屬性是封裝性,我們使用類只需要熟悉類的對外接口,而并不需要熟悉類的具體實現(xiàn),除非你想實現(xiàn)一個新的類,就相當于我們平時調用函數(shù)只需要知道函數(shù)的輸入和輸出,并不需要知道具體的內部實現(xiàn),除非你寫一個新的函數(shù)。
1)教你寫C++第一類
在C++中我們定義類都是使用class關鍵字,類似于C語言的struct,下面我簡單的寫了一份參考代碼供大家學習:
1//FileName:Add.h
2#ifndef _ADD_H_
3#define _ADD_H_
4
5//類的定義:定義了一個加法類
6class Add
7{
8//私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只能內部訪問
9private:
10 int Sum;
11
12//保護成員定義區(qū)域:后面再說明
13protected:
14
15//公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對外接口
16public:
17 void Cal(int a, int b);
18 int GetResult(void);
19};
20
21#endif
1//FileName:Add.cpp
2#include "Add.h"
3/***********************************************
4 * Fuction : 這里是類的公有接口函數(shù)Cal的實現(xiàn)
5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6 **********************************************/
7void Add::Cal(int a,int b)
8{
9 Sum = a + b;
10}
11/**************************************************
12 * Fuction : 這里是類的公有接口函數(shù)GetResult的實現(xiàn)
13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14 *************************************************/
15int Add::GetResult(void)
16{
17 return Sum;
18}
1//FileName:main.cpp
2#include <iostream>
3#include "Add.h"
4using namespace std;
5
6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7
8 //1、通過類Add定義一個對象add
9 Add add;
10 //2、通過對象調用類的公共接口進行訪問
11 add.Cal(3,5);
12 //3、輸出最后的接口
13 cout << "result :"<< add.GetResult()<<endl;
14 cout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endl;
15 return 0;
16}
解析一下 : 作者在這里對類通過一個.cpp和.h文件進行封裝,這個與C語言中的模塊化設計是類似的,以后復雜類的實現(xiàn)也大體是這樣一個書寫方式。我們先不糾結那些在C中沒有看到過的用法,然后把class換成struct,這樣的代碼應該大家都能夠看明白吧,唯一區(qū)別比較大的是在class中C++為每個成員(包括變量和方法)設置了一定的訪問權限(private-私有/protected-保護/public-公有)。
2)類構造與析構
大家在學習C++的時候一定會覺得這兩個名詞有點變扭,其實也不難理解,把我們創(chuàng)建的對象比作一張手機電話卡,我們在初次使用的時候主要進行身份登記、并為你分配一個手機號碼,辦理手機套餐等等,類似的C++會為你開放一個函數(shù)接口供你來初始化,這就是構造函數(shù);同樣我們現(xiàn)在不想使用這張電話卡了就需要到對應的地方對手機號碼進行注銷,如果你還欠費的話還要補繳話費等等,類似的在C++中也會為你開放一個對應的函數(shù)接口供你來進行最后的處理,這就是析構函數(shù)。
好了,這里我在上面的基礎上加上析構和構造函數(shù),大家看一看:
1//FileName:Add.h
2#ifndef _ADD_H_
3#define _ADD_H_
4
5//類的定義:定義了一個加法類
6class Add
7{
8//私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只能內部訪問
9private:
10 int Sum;
11
12//保護成員定義區(qū)域:后面再說明
13protected:
14
15//公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對外接口
16public:
17 Add(); //構造函數(shù)
18 ~Add(); //析構函數(shù)
19 void Cal(int a, int b);
20 int GetResult(void);
21};
22#endif
1/***********************************************
2 * Fuction : 類Add的構造函數(shù)
3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4 **********************************************/
5Add::Add()
6{
7 //進行對應的資源初始化工作
8 cout<<"調用構造函數(shù): Add()"<<endl;
9}
10
11/***********************************************
12 * Fuction : 類Add的析構函數(shù)
13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14 **********************************************/
15Add::~Add()
16{
17 //進行對應的資源釋放工作
18 cout<<"調用析構函數(shù): ~Add()"<<endl;
19}
輸出的結果如下:
解析一下 : 一個類的構造函數(shù)和析構函數(shù)實現(xiàn)的基本形式如上面的代碼所示,其函數(shù)名稱和類名是完全一致的,對于構造函數(shù)是可以含有參數(shù)的,不過沒有返回值類型聲明,析構函數(shù)兩者都沒有;他們都可以分別在對象創(chuàng)建和銷毀的時候自動調用;對于構造函數(shù)內容稍微多一點,他和普通函數(shù)一樣也支持重載,還有初始化列表的使用等等,大家可以具體查閱資料學習一下,以后的文章也會具體提到。
注意一點 : 我們類中可以包含其他類實例化對象,實例化類的時候也會調用對應的構造和析構函數(shù),那么調用的順序和棧有點類似,先調用成員的構造,然后調用自身構造,調用析構函數(shù)正好與構造函數(shù)調用順序相反。
3)類也可以有自己的成員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類實例化的每個對象都會擁有各自的成員和方法,也就是說對象的成員都屬于對象,每個對象使用類中定義的成員和方法是相互獨立的,而我們的類是否擁有自己的成員呢?答案肯定是有的--靜態(tài)成員。
類的靜態(tài)成員分為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shù),我們回頭想想C語言,C語言中函數(shù)里面定義靜態(tài)變量,其分配的內存空間是單獨的,而非棧中,那么C++的靜態(tài)變量也是類似的,其具有獨立的內存,其屬于類,而不再屬于具體的對象,用static修飾即可。
下面繼續(xù)修改了上面的小程序:
1//FileName:main.cpp
2#include <iostream>
3#include "Add.h"
4using namespace std;
5
6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7
8 //1、通過類Add定義一個對象add
9 Add add1;
10 Add add2;
11 //2、通過對象調用類的公共接口進行訪問
12 add1.Cal(3,5);
13 add2.Cal(3,5);
14 //3、輸出最后的接口
15 cout << "result :"<< add1.GetResult()<<endl;
16 cout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endl;
17 return 0;
18}
1//FileName:Add.h
2#ifndef _ADD_H_
3#define _ADD_H_
4
5//類的定義:定義了一個加法類
6class Add
7{
8//私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只能內部訪問
9private:
10 int Sum;
11
12//保護成員定義區(qū)域:后面再說明
13protected:
14
15//公有成員區(qū)域定義:對外接口
16public:
17 Add(); //構造函數(shù)
18 ~Add(); //析構函數(shù)
19 void Cal(int a, int b);
20 int GetResult(void);
21 static int count; //定義一個類的靜態(tài)變量
22};
23#endif
1//對于靜態(tài)變量需要單獨初始化
2int Add::count = 0;
3/***********************************************
4 * Fuction : 類Add的構造函數(shù)
5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6 **********************************************/
7Add::Add()
8{
9 count++;
10 cout<<"count = "<< count <<endl;
11
12 //進行對應的資源初始化工作
13 cout<<"調用構造函數(shù): Add()"<<endl;
14}
15
16/***********************************************
17 * Fuction : 類Add的析構函數(shù)
18 * Author : (公眾號:最后一個bug)
19 **********************************************/
20Add::~Add()
21{
22 count--;
23 cout<<"count = "<< count <<endl;
24
25 //進行對應的資源釋放工作
26 cout<<"調用析構函數(shù): ~Add()"<<endl;
27}
最后的結果:
解析一下:對于靜態(tài)變量由于不屬于對象,所以需要額外再進行初始化,同時上面的結果也表示count是同一塊內存區(qū)域,對于public型靜態(tài)變量我們可以通過類名直接訪問,同樣定義的static函數(shù),也可以通過類名直接調用,屬于類而不屬于對象。
3、最后小結
對于重溫C++系列大家如果感興趣的一定要看看詳細的教材等,作者這里不可能全部講解清楚,僅僅只是為了向大家更加形象的展示一些C++常規(guī)操作,為以后一些軟件設計思想和系統(tǒng)項目分析進行鋪墊。
最近文章推薦:
點【在看】是最大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