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隨著兩顆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fā)射,“組團”遨游太空的北斗三號系統組網衛(wèi)星達到了10顆,離年底前建成18顆北斗三號衛(wèi)星組成的基本系統目標越來越近,這也意味著中國北斗系統朝著2018年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2020年服務全球的目標又邁進了扎實的一步。
今年4月,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總部落成運行,這一中心將成為中國全面展示北斗建設應用成果,推動北斗在阿拉伯及非洲國家應用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6月,在進入雨季的老撾,中國政府援助老撾的示范建設項目——老撾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實時監(jiān)控湄公河水位,并利用北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災害進行預警,防范氣象災害風險;
7月13日,《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8年至2020年行動執(zhí)行計劃》發(fā)布。其中,中阿北斗合作是科技合作的重要內容……
從巴基斯坦的交通運輸到老撾的精細農業(yè)、港口管理,從緬甸的土地規(guī)劃到文萊的城市建設,北斗系統已大顯身手,惠及當地百姓。目前,北斗系統和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歐盟伽利略系統一起,共同被聯合國確認為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隨著北斗系統發(fā)展與應用推廣的深入,北斗系統將為東盟與阿盟國家提供更多基礎和應用服務。
北斗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始終秉持和踐行“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發(fā)展理念,以穩(wěn)定、可靠、精準的導航服務,惠及“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未來北斗還將更精準、更優(yōu)質、更可靠,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