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讀懂科技公眾號中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日前,某運營商現(xiàn)場抓獲了一名剪光纜的人員,經了解,此人是代維公司的老員工,因為低價中標的新公司不能接受原來代維工人的工資,竟將他辭退,而老員工剪光纜是出于報復的心態(tài)。
光纜問題要時刻戒備
其實,“低價應標”、“低價中標”事件時有發(fā)生,不只是通信行業(yè),各行各業(yè)都存在此類問題。就在前不久,在中國移動2019年普通光纜產品集采中標候選人中,全部的光通信廠商均低價應標,與去年相比,此次采購價下降了50%左右,“被砍”一半,著實讓旁觀者大跌眼鏡。
眾所周知,廠商“低價應標”大都是為了不被大潮所拍打的體無完膚。在當前國內宏觀經濟走勢和對外貿易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包括通信行業(yè)在內的各個行業(yè)的經濟狀況都處在低迷時期,縮減成本才能在大形勢的變化中存活下去。
但是,光纖光纜作為通信行業(yè)最為關鍵的傳輸工具,如果它的質量出現(xiàn)了問題或者被損壞,定導致部分地區(qū)網絡癱瘓,引來麻煩。相信大家還記得3月23日下午三點左右,登不上王者榮耀時焦急的心情,騰訊旗下諸多服務出現(xiàn)服務器未響應問題,受影響的內容包括騰訊微云、騰訊游戲、QQ安全中心等服務,據了解,此次故障就是由于上海機房主光纜斷裂造成。
時光飛梭,奧凱電纜“質量門”事件已經過去兩年了,在這兩年中,它就像一記警鐘,時刻敲打著供應商的良知。
尤其是,5G時代即將來臨的關鍵時刻,車輛網、工業(yè)互聯(lián)網、智能家居等都需要通過網絡連接,這一切都離不開光纖光纜,如果光纖光纜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引起 巨大的損失。所以,確保光纖光纜的安全性是極為重要的。
防患未然,“低價應標”應自我反省
事件沒有完全的絕對性,“低價應標”并不就代表著光纖光纜的質量完全有問題,但是也不能絕對地說都是良品。所以,質量問題還是要引起光通信廠商、質監(jiān)部門已經運營商采購部門的重點關注。
針對“低價應標”的問題,通信行業(yè)專家杜建民曾指出,在監(jiān)管層持續(xù)強力推行提速降費的情況下,運營商營收的現(xiàn)金流入壓力越來越大,降本增效成為運營商保持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長的主要措施,此外,在運營商建設3G、4G網絡時鋪設了大量光纖光纜,到目前為止,5G網絡還在試驗期,而且所擁有的超低時延、大帶寬等特點的特種光纖光纜還在摸索期,因此,運營商對光纖光纜的需求包塊數(shù)量和價格都有所保守。而光纖生產廠商主動降價主要原因是防止本廠的產品同質化和產能過剩。
如何減少“低價應標”?記者認為:首先,光纖光纜廠商要控制現(xiàn)有的產能,堅決防止產能過剩,5G時代即將來臨,5G網絡所用的光纖要求更大帶寬、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而現(xiàn)在所量產的光纖在應用上或有欠缺。其次,不論社會經濟如何變化,一定要確保自身產品的優(yōu)質性,一旦出現(xiàn)問題,整個生產廠家就可能面臨倒閉或者官司纏身的問題,損人不利己。再次,在確保光纖光纜質量的同時,要懂得創(chuàng)新,通過創(chuàng)新找到更合適、價格合理以及質量優(yōu)質的原產料。然后,運營商要時刻把控好設備商所提供的光纖光纜的質量,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最后,政府部門也要對“低價應標”和“低價中標”引起高度的關注,完善法律法規(guī),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zhí)法必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