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N2無線藍牙耳機怎么樣 可圈可點
前言:
在蘋果的AirPods的引領下,全球刮起了一股無線藍牙耳機的浪潮,由于相關技術(shù)的壁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不足,國內(nèi)廠 商雖然不能夠引領潮流,但是卻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此為基板,從而才能跳的更遠;本次筆者我要介紹的這款耳機就是這樣一款產(chǎn)品,有著自己獨特的idea,加入了獨特的玩法,勢必做無線耳機界中不一樣的“仔”,到底怎么樣,怎么玩,質(zhì)量又如何,且看下文:
開箱:
外包裝采用青橙配色,比較小清晰,正面印著產(chǎn)品簡筆畫,一目了然,不用開箱也能知道產(chǎn)品的形貌,
除了這些之外,并沒有描述太多關于產(chǎn)品的信息;背面有防偽識別碼,消費者可以依據(jù)其查詢產(chǎn)品真?zhèn)危贿@部分想必各位看官也不會看太多,因此不做過多的冗述,只是簡單下的介紹,隨機總共4樣東西,產(chǎn)品主體、耳帽(大中小三副)、Type-C充電線(不能夠進行數(shù)據(jù)傳導)以及中英雙語版使用指南;好,這部分就介紹到這里;
認識產(chǎn)品:
(1)產(chǎn)品主體
大家可以從圖中看到,整體外觀是呈現(xiàn)的是一個矩形的形狀。
筆者我這次收到的是一款黑色的,還有粉紅配色,方方正正的設計意味著可能會占據(jù)更多的空間,損失便利性,這對一款移動設備而言,往往卻是消費者可能更關注的一點,相比較有線耳機的任意折疊而言,無線耳機充電艙(兼收納盒)卻并沒有這么方便,南卡N2的實際尺寸為72mm*64mm*26mm,具有一定的厚度,厚度增加的原因我想你一定想象不到,南卡的設計師也是創(chuàng)意滿滿,將充電寶與充電艙結(jié)合在一起。
充電艙采用1+1的創(chuàng)新模式,耳機也是科技滿滿。耳機非常的小巧,剛剛能夠嵌入到耳廓當中,十分的穩(wěn)定;耳機十分的圓潤,邊框線條十分的流暢,整體一氣呵成,沒有多余的設計,恰到好處;整體重量也十分的輕,戴起來也不會感到累贅。
(2)配件
要說南卡N2的配件要數(shù)這個容量為3000 mAh的隱形電源了,不得不說設計師的腦洞了,當然就像每件事都會像硬幣一樣,存在兩面性,好的一面就是可以在緊急關頭,給手機續(xù)命。
壞的一面就是,不這樣說,換個角度,這款耳機的面向群眾應該是眾多大學生,大部分戴耳機的時候應該是在圖書館自習的時候(當然,不排除少數(shù)人自習時不戴耳機,還有不去自習的),自習嘛,一般肯定是不會去玩手機的,也就是說手機的電量足夠的且不需要任何外界電源(換個角度說的好累),而這種耳機因為特殊原因必須得搭配這個充電艙(其實就是怕丟),既然這樣,我還戴個毛的充電寶,所以對于我而言,這個設計其實就是多余的,多余的就會顯得十分的累贅(就像我說的這段話似的)。
當然,并不是說這樣不好,具體要求還得看各位消費者的用戶需求了,南卡也有體積相對小一點的(如南卡T1,文章后半部分筆者我也會給出二者之間的對比);
(3)細節(jié)
外觀細節(jié)上筆者我挑幾點點來進行描述一下:
a. 外接口
如前所述,作為一個用電器,它自帶一個輸入口(Type-C);作為一款電源,它配有一個輸出口(USB);二者各占一端,相互對稱,并且各自的下面還鑲嵌了一個螺旋形小亮片,在純黑光溜的一面強行加上一個亮片,設計師怕不是處女座,哈哈哈哈哈,挺好挺好,加上后使黑色的整體也不會顯得單調(diào);
b. 字幕LOGO
你以為它僅僅是個LOGO,它還是個電量指示燈,不過玩法卻不一樣;閃一次,剩余電量為25%,閃兩次,50%;三次75%;滿電態(tài)時連閃4次,總之,以閃為信號,閃不動了,就意味著要充電了。
c. 內(nèi)部
滑動式的開關,磁吸式的固定方式;拉開卡槽后,左右兩個耳機安靜的躺在各自的卡槽當中,耳機旁邊印有各自的耳機佩戴位置(L&R)。
筆者我一直覺得磁鐵是最Diao的發(fā)明,往大了說,磁生電,電磁感應,溫暖千家萬戶;往小處說,就比如依靠這個磁力來達到固定的作用,取放方便,還不用擔心使用使用壽命問題(磁力消失,No Way),一個字,服(有點扯遠了)。
d. 耳機
耳機的整體造型類似于一個逗號,耳機大頭的一邊有一圈白色標記的邊框線,線內(nèi)區(qū)域為觸摸屏區(qū)域,在此區(qū)域進行相關次數(shù)的觸摸對應著不同的操作,具體的玩法我們后面再講;在配對過程中,白色邊框會閃爍著藍白色的光,顏值極佳,非常的好看。
一側(cè)有個長條形的小亮片,亮片也印著耳機所歸屬的佩戴位置(L&R,筆者我個人感覺這個有點重復了);耳機底部兩個黃色小原點是用于充電所用。
玩法:
大致將耳機的外形以及一些細節(jié)部分講解完了,現(xiàn)在該講一講具體玩法了,由于耳機較小,可控制點較少,因此具體到一些玩法上就有可能會復雜點,相對來說操作的錯誤率也會變高,具體是怎么回事,來,往下看:
(1)開/關機
將耳機從充電艙取出,耳機里會蹦出提示音“開機”;耳機在關閉的狀態(tài)下,觸摸觸摸屏約2s也可達到同樣的效果;
將耳機放入充電艙中將會處于待機階段,并不會關機;關機需長按觸摸屏約5s,會提示關機;
(2)連接
N2有兩種連接模式,雙耳和單耳模式;雙耳模式下,兩個耳機都開機后會進行自動連接;單耳模式下,只需從充電艙中取出任一耳機,與手機配備即可,左耳(N2),右耳(N2-R),其中左耳為主機,拿出來后基本秒連,但是右耳為副機,與手機配對時耗時較長;
值得一提的是,單獨用L時,取出R,會自動配對;反之則不行,需將R放回充電艙后再取出;
(3)操作
所有的機外操作都是圍繞耳機上的觸摸屏展開:
a. 音樂播放
單擊(L or R)——播放/暫停;
長按2-3s——L上一曲,R下一曲;
雙擊——L音量減,R音量加;
b. 來電通話
來電時:單擊——接聽,長按2-3s——拒接;
通話時:單擊——掛斷;
所以在通話過程中,任何誤觸都會導致通話end;
c. 語音助手
單擊觸摸鍵3次——喚醒Siri語音指令;
(4)小結(jié):
由于觸摸屏較?。ㄒ粋€指頭大小區(qū)域),所以導致有些多重操作的準確率,在通話過程中,是完全不能觸碰耳機的,但是嘴巴在說話的同時,肌肉的聯(lián)動會導致耳部一起動,耳機會有些松動,老是想伸手去穩(wěn)固一下;同時通過gif圖可以看到,耳機與手機之間是有些反應時間的,有一定的延遲性;
續(xù)航:
(1)耳機
官方介紹的是充(滿)電1h,耗完5小時,按照正常情況下來講,一般人很難在一天內(nèi)持續(xù)使用耳機5個小時(特殊職業(yè)的除外),所以,續(xù)航上不用講,是完全能夠滿足大眾的使用要求的。
(2)充電艙
充電艙就像前面說的那樣,自帶充電寶的屬性,電壓/電容=3.7V/3000mAh,對于面前的手機來件,其實并不能夠?qū)⑹謾C充滿,但是卻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應急,這點還是不錯的,對于出門不喜歡帶太多東西的人來講,既節(jié)約了包的空間,又減輕了整體的負擔;像筆者我最近買了個包,并不大,將充電寶換成這個“二合一”,真的是非常的nice;當然以上所述只是在假設短時間出門的情況下,旅行或者是重度手機患者,出門在外還是把該有的全部都帶全吧,畢竟,能帶給你安全感的除了錢包里的錢,還是手機右上角的電量。
音質(zhì):
由于筆者我并非為音樂發(fā)燒友,所以對音質(zhì)方面并不講究,也導致了我在這塊的一些知識儲備并不是很多,在這方面只能淺淺的講一下,如果某些極客大佬看到這段,切莫取笑,歡迎斧正,筆者我后期也會多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單個耳機難以說明一些性能,萬物都得有個參照,萬物都是相對立的,本次的對照分別為有線耳機(買手機送的)、南卡T1無線藍牙耳機以及本機,同樣的播放音源,同樣的歌,同樣的音量大小,針對不同頻率的歌,筆者我在反反復復聽了幾遍之后,感受如下:
(注:音質(zhì)這個東西真的是個玄學,筆者我覺得聽音樂聽的就是個心情,真的要糾結(jié)到具體的音色、音質(zhì)上,對于一般的玩家而言是真的很難分辨的出來,所以具體感受還是得看自己,對于一般用戶來講,完全是絕對夠用的)
總結(jié):
作為一款移動無線藍牙耳機,南卡N2可圈可點,耳機本身體積小巧輕盈,戴在耳朵上不會顯得笨重,耳機采用觸摸屏式的操作方式,通過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喚起不同功能效果,同時充電艙采用了二合一的方式,既可以用作收納耳機,又可以作為充電寶為手機供電,大大的提供了便攜度;
但是俗話說的好,成也蕭何敗蕭何,為什么這么說呢,舉幾個例子:(1)觸摸屏:觸摸屏設計確實是方便,但是在通話過程中,由于嘴部是一直在動的,就會導致耳朵周圍的肌肉在動,就會感覺耳機在松動,要掉,這個時候你要是去觸碰耳機,很有可能就會導致通話結(jié)束,所以就會比較糾結(jié);(2)二合一式的充電艙:充電寶這個功能對于某些人來講可能會有些多余(比如筆者我),筆者我向往的是類似于AirPods的那種可以一手握住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