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浪數碼)
隨著華為第二代5G手機Mate30系列5G版發(fā)售,我們終于有機會看到終端廠商對5G應用的探索。在5G終端及全場景新品發(fā)布會現場,華為搭建了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區(qū),向到訪的媒體、嘉賓展示他們在5G時代的階段性成果。
VR,即虛擬現實技術,它的終極目標是讓人沉浸在計算機構建的虛擬環(huán)境中(可以參考電影《頭號玩家》的設定)。這一技術剛興起的時候有一大批廠商跟進,大喊著“這就是未來”。然而事與愿違,沉重的VR頭盔不能帶來長時間高品質體驗,內容匱乏和高昂的售價將一大波消費者擋在門外。
于是,我們看到華為發(fā)布了VR Glass,并在這次會上公布了這款產品發(fā)售時間。華為VR Glass和以往VR眼鏡的形態(tài)不同,它的重量只有166克,更輕更薄,而且鏡腿可折疊,攜帶方便。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如何把VR眼鏡上的部件精簡。
過去廠商嘗試讓手機作為VR眼鏡的屏幕和核心算力,通過手機插入的方式實現虛擬現實。這雖然能降低VR眼鏡的成本,但手機屏幕的顯示效果不能帶來優(yōu)質體驗。而后出現的VR一體機雖然“剪斷”了連接電腦的那根線,但是芯片、電池等部件依然讓它非常笨重。而華為VR Glass則把屏幕以外的部分交給華為Mate30系列5G版來處理,讓這款年度旗艦作為一個數據中轉站,而VR眼鏡則只負責屏幕和沉浸式體驗。
它運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華為Mate30系列5G版接收龐大的數據,這些數據經過手機運算后再由線纜傳輸到VR Glass的屏幕上,相當于VR眼鏡成為了手機屏幕的一個擴展。在這個過程中,華為Mate30系列5G版手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過去手機+VR的形式受限于移動芯片的算力,無法處理龐大的數據,那么到了華為第二代5G手機,其搭載的麒麟990 5G SoC完全可以作為VR眼鏡的運算中心。
這樣一來我們通過VR Glass就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二次元偶像。在現場我也體驗了一把和次元醬(天然呆自然萌的虛擬人物)的互動,我可以和她打招呼、聊天,甚至請她為我跳支舞。她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化身成的虛擬形象,只不過通過動態(tài)捕捉技術渲染成二次元的形象。
在體驗區(qū)另一端,我們還看到了5G+VR云游戲的展示。VR游戲始終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隨著5G網絡興起,VR云游戲成為未來的一個發(fā)展方向。所謂云游戲,就是把游戲計算、渲染交給云端服務器來處理,再通過其他顯示設備接收,這樣一來游戲可以拋開主機的限制,在各種配有顯示屏的設備上運行。
在體驗區(qū),華為利用云服務器和5G手機+VR眼鏡的組合設備,讓體驗者感受了云游戲的暢快。復雜的游戲運算工作在云端完成后,通過5G網絡高速傳輸到Mate30系列5G版手機上,最終在VR Glass上顯示。這其中Mate30系列5G版成為云端和VR眼鏡的橋梁。雖然目前的技術還沒能做到讓那些3A大作脫離硬件束縛,順利的跑在手機、電腦、電視各個平臺上,但是一些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游戲已經可以在華為VR Glass上體驗了。
無論是二次元直播互動、親臨現場的直播體驗,還是更加逼真的VR游戲,都需要華為Mate30系列5G版、VR眼鏡和5G網絡之間配合。前兩者都是終端設備,顯然華為已經為這些場景提供了可靠的產品,接下來就是如何拓寬應用的問題。其實關于這一點華為消費者業(yè)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并不擔心,他認為好的終端會促進內容生產,而好的內容也會推動終端發(fā)展。
此前華為就提出了1(手機)+8(車機、音箱、耳機、手表/手環(huán)、平板、智慧屏、PC、AR/VR)+N(泛IOT設備)的全場景戰(zhàn)略,AR/VR顯然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而這一次我們也看到了華為VR Glass和華為Mate30系列5G版的緊密配合,帶來不同場景的趣味體驗。
其實在發(fā)布會現場還有一項AR技術+5G的體驗,它并不在會場內部,而是移步到了場館之外。這項技術名叫Cyberverse,這個詞其實是 Cyber(網絡)和 Universe(宇宙)融合??瓷先ズ軓碗s,理解起來很簡單,它就是通過華為Mate30系列5G版在現實畫面中添加虛擬信息。
當然這項技術還需要大量的地圖數據采集,配合高帶寬的5G網絡才能最終實現。而它的實現形式也不局限于手機,未來還可以為AR眼鏡等設備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