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讓AI成為你的面試官嗎
看書追劇、參加社團、忙于考證等,構成了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隨著畢業(yè)季的來臨,大學生們開始走出校園,往返于各大招聘市場,希望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面試作為招聘的重要一環(huán),被許多內心羞澀、不善言辭的求職者視為“洪水猛獸”。如果讓AI 來面試,情況是不是會發(fā)生轉變呢?
害怕面試官坐對面?AI面試考慮一下
顧名思義,面試即面對面地測試,招聘方通過與求職者進行面對面地交流,考察求職者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水平,以此決定是否聘用求職者。在以往的面試過程中,招聘方會設置多個問題,通過提問來考察求職者,面試時間長短不定,人為主觀性因素攝入較多,對求職者綜合實力的考察難以做到完全客觀公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招聘面試領域的“才能”也得到了發(fā)揮。近日,浙江省2020屆高校畢業(yè)生財經商貿類專場、杭州市大學生冬季校園專場暨浙江工商大學綜合招聘會盛大舉行。除了豪華的企業(yè)陣容讓人眼花繚亂外,招聘會現場出現的AI智能識別面試也分外吸睛。一些求職者躍躍欲試,親身體驗了AI面試。
與人工面試的方式相比,AI智能識別面試在實際操作中是不是十分繁瑣呢?其實,AI智能識別面試的操作流程并不復雜。求職者在收到企業(yè)面試的邀請碼或者掃描二維碼后,就可在線與AI機器面試官進行面試。從形式來看,主要是問答。AI面試結束后,面試內容最終會被譯成文字,連同報告和視頻一起傳到招聘企業(yè)手中。 優(yōu)勢弊端同樣明顯 AI面試利弊兩分
AI給面試帶來的影響,總體來看優(yōu)勢與弊端都十分突出。人們初次見面時,往往十分注重第一印象,而這種印象有時甚至會影響后續(xù)的面試進程。AI機器面試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能減少面試官在初面的一些基于外貌、口音、性別等主觀因素帶來的影響,讓更多符合某一崗位需求的求職者獲得機會。
同樣,AI面試的不足之處也引起了一些分析人員的關注。在AI智能識別面試過程中,一些求職者由于無法實時從AI 機器那里得到反饋,因而有些緊張不安。由于AI機器面試時,求職者無法自由切換交流話題,對于意向公司的進一步了解也比較受限。此外,AI機器難以完全理解人類語言修辭、借助智能系統(tǒng)面試缺少“人情味”等,也成為AI 在應用面試場景時亟待解決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AI也不例外。AI技術的運用,為解決面試難點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AI+教育、AI+醫(yī)療、AI+交通等,是人們比較熟知的AI運用場景。相比于這些具體應用,AI在面試領域的應用剛剛開始,其在法律法規(guī)、適用條件等方面的制度規(guī)范還比較欠缺,而這也成為今后業(yè)內人士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職業(yè)發(fā)展之路漫漫 綜合考量利于選出良才
AI面試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是為企業(yè)找到適應崗位需要的人才、為求職者找到適合的職業(yè)提供參考依據。不管是借助AI采用機器面試的方式,還是依靠人力資源師進行面對面地面試,企業(yè)在選聘人才時需慎重考慮,以招聘到自身真正所需要的員工。求職者在接受AI面試時,也需要擺正心態(tài),對AI評定結果客觀對待,不可盲目自大也無需妄自菲薄。只有這樣,面試的雙方在面試結束后才能擁有更多獲得感。
多一些理解與坦誠吧!AI面試,歸根結底只是判斷某個求職者是否符合某一崗位需求的方式,它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終生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到底要從事哪一行業(yè),還要看求職者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興趣愛好。不過,主動了解AI,積極學習前沿科學技術,的確有助于求職者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或許有一天,我們能看到AI在招聘、人才培養(yǎng)等領域更加廣泛且深入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