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據(jù)外媒報道,歐洲心臟病學會發(fā)表在《歐洲心臟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食物與不同類型中風的風險有關(guān)。
目前中風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85%缺血性中風,15%是出血性中風。這項研究對9個歐洲國家(丹麥、德國、希臘、意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和英國)418329名的參與者進行了分析調(diào)查。
參與者均來自歐洲癌癥和營養(yǎng)前瞻性調(diào)查(EPIC),完成了關(guān)于飲食、生活方式、病史和社會人口因素的問卷調(diào)查。研究人員平均跟蹤隨訪了12.7年,在此期間,有4281例缺血性中風和1430例出血性中風。
研究發(fā)現(xiàn),水果、蔬菜、纖維、牛奶、奶酪或酸奶的攝入量越高,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越低,但與出血性中風的風險越低沒有顯著關(guān)聯(lián)。而大量食用雞蛋與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高相關(guān),與缺血性中風無關(guān)。
研究人員表示,人們攝入的纖維總量(包括水果、蔬菜、谷類、豆類、堅果和種子中的纖維)與缺血性中風潛在的最大風險降低有關(guān)。
每天多攝入10克纖維,風險就會降低23%,相當于十年每1000人中減少2個病例。如果每天單是吃200克的水果和蔬菜,缺血性中風風險就降低了13%,相當于十年每1000人減少1個病例。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每天多攝入20克雞蛋,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就高出25%,一個雞蛋的平均重量約為60克。但EPIC研究中的雞蛋攝入量總體水平較低,平均每天食用不到20克。
英國牛津大學的營養(yǎng)流行病學家塔米·湯博士(Tammy Tong)說:“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不同食物與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之間的聯(lián)系,部分原因可以通過食物對血壓和膽固醇的影響來解釋。這表明其他危險因素,如膽固醇水平或肥胖,也對這兩種中風有不同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