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汽車董事長竺延風在視察湖北三大汽車生產基地時表示,雖然當前是武漢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但也是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已經恢復生產的企業(yè)將率先走向競爭市場,抓好市場將是重中之重。
同時,竺延風指出,東風要在疫情帶來的發(fā)展危機中找到并抓住新機遇,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而東風汽車集團下屬企業(yè)也表示,接下來要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損失的訂單搶回來,竭盡全力把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降至最低。為幫助企業(yè)減壓,武漢汽車行業(yè)協會提出了“六個方面二十四條建議”,接下來,如何救市,要出臺什么樣的政策,成為當地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些政策一定要盡早出臺,盤活經濟。突破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復工困境是關鍵的一步,全國乃至全球汽車制造不能缺了湖北,湖北經濟和民生復蘇,也與汽車產業(yè)息息相關。
東風汽車、東風本田率先復產
根據東風集團官方的信息,目前,襄陽和十堰基地的相關企業(yè)率先復工復產,武漢市的部分企業(yè)也在逐步恢復生產中。其中,十堰基地的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復工復產速度最快。復產率已經達到96%,員工返崗率達到59%,非湖北地區(qū)供應商復工率為99.7%,湖北地區(qū)供應商復工率為94.7%。
在東風旗下位于武漢市的整車企業(yè)中,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3月10日經政府批準復工復產,但由于員工返崗率較低,加之部分供應商未復產,兩家企業(yè)只能維持單班生產。據目前數據,東風本田整車工廠出勤率為24%,東風乘用車整車工廠出勤率為41%。而東風日產的湖北襄陽工廠也在3月13日啟動總裝布線、復工復產,據悉,員工到崗率近50%,官方預計到3月底產能利用率將達到70%以上。東風日產在襄陽有18萬輛產能,主要生產天籟等車型。不過,在武漢的東風英菲尼迪、東風雷諾、神龍汽車等乘用整車企業(yè)基本還處于停擺狀態(tài),復工率非常低。
亟待政策支持
2020年,東風汽車集團的目標為銷售汽車375萬輛,利潤總額在400億元以上。而今年1-2月東風汽車集團累計生產21.5萬輛,同比減少43.6%;累計銷售25.2萬輛,同比減少34.2%。如果加上零部件等企業(yè)的綜合損失,則數額更大。包括神龍汽車(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東風本田、東風雷諾在內的合資車企,由于主要產能在湖北,因此受到沖擊頗大,數據顯示,這些車企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銷量下滑比較嚴重,有的在2月份銷量甚至為零。
零部件供應仍然緊張
湖北牽一發(fā)動全身,還在于大量配套零部件公司聚攏于此,不乏博世、德爾福、法雷奧、霍尼韋爾、偉世通、偉巴斯通等國際巨頭,產品涵蓋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車身、電子系統(tǒng)等各個領域。而依托長江,成本低廉的水運可以直達上海,湖北的零部件可以低運輸成本外供,由此影響全國及海外。雖然東風零部件集團所屬工廠全面開工,湖北省外單位員工返崗率94%,十堰基地員工返崗率79%,以及東風康明斯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員工到崗率近50%,但按照湖北政策規(guī)定部分零部件企業(yè)在3月20日之前仍然無法復工復產,而且人員返崗是巨大挑戰(zhàn),存在用工荒的情況。
日前,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在與總理李克強視頻連線介紹廣汽集團復工復產情況時,提到的主要難題之一便是目前湖北的零部件供應不足,產能恢復率僅達70%。據悉,廣汽集團共有超過2500家零部件供應商,其中180多家位于湖北省,涉及方向盤、轉軸、線束、車燈、制動卡鉗、電池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一些跨國公司如大眾、寶馬、現代汽車也提出,由于一些零部件在湖北生產,企業(yè)備貨、存貨不足,如果不能促使零部件企業(yè)及時復工復產,將面臨停業(yè)停產窘境??梢姡币皇?,牽動著全汽車行業(yè)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