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的產晶程序做好并優(yōu)化好后,就需要在機器上運行此程序進行貼片生產。理想狀態(tài)是將產品程序加載到機器的控制器后,并且元件已經按照送料器上料清單安裝好,那么貼片機就可以開始穩(wěn)定地連續(xù)地進行批量生產。但實際上往往還必須經過一些較長時間的程序調試和試生產,貼片機才能夠真正穩(wěn)定地連續(xù)地生產。在以下幾個方面,程序和數據庫可能需要調整。
(1)元件數據庫中參數
在開始編程時,有時并沒有線路板和元件的樣品,只能通過CAD、B0M或者線路板的貼裝圖形等資料來進行編程。由于部分元件不是標準元件,在隨即所帶的標準數據庫中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元件資料,新建的元件數據庫可能在機器上會難以通過識別達到校正的目的,如元件可供識別的特征、元件的吸嘴選擇、相機識別燈光的設置、送料器的選擇和元件的方向等。
(2)元件的貼裝坐標
在程序制作時,有時不能拿到線路板的原始坐標資料,程序中的坐標為程序機所得,或為其他機器的程序所得。
(3)基準`點的坐標
有時所得到的線路板坐標資料只有元件的貼裝坐標,而沒有基準點的坐標。
(4)送料器的型號和方向
在程序制作時,往往沒有元件和包裝的樣品,在送料器的型號和元件的方向確定時,需要依靠以往的經驗。有部分元件的取料中心和送料器默認的不一致,需要重新校正和修改此元件送料器的取料位置。
在一個新產品上機調試時,一般需要以下步驟(如圖1所示)。
由于以上等原因,一個新的產品上機運行后還需要花數小時,甚至幾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程序的調整才能穩(wěn)定地生產。而在調整期間,自動貼片生產線會生產出大量的不合格產品。而對于一條價值往往在成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貼片生產線,每耽誤一分鐘都會造成大量的損失。特別是一些特點為多功能、小批量,每天一條生產線的產品更換多在幾次甚至十幾次的生產廠商,生產線的實際效率和產晶的合格直通率都會因為產品調試所占用大量的時間和低效率而大大地降低。
圖1 新產品調試步驟
歡迎轉載,信息來源維庫電子市場網(www.dzsc.com)
來源: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