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斷爆發(fā)的專利大戰(zhàn)來看,隨著手機廠商在4G協議上的陸續(xù)到期以及在5G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提升,這種競爭正變得更加激烈。實際上,專利問題不僅是技術研發(fā)和商業(yè)回報之間的博弈,也是對先進技術的爭奪。隨著全球5G商用化的快速鋪開,通信巨頭們對專利費用的態(tài)度也愈發(fā)鮮明——通過收取專利使用費實現技術的商業(yè)化轉化,這也是一種對于自身研發(fā)投入的回報。
華為在2023年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公布了三項專利許可費率,包括手機、Wi-Fi和物聯網。對于手機專利費,5G手機每臺不超過2.5美元,4G手機每臺不超過1.5美元。對于Wi-Fi6消費類產品的許可費率是每臺0.5美元。物聯網費率方面,對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設備,華為的費率是凈售價的1%,同時設置了每臺0.75美元的上限,未設置下限,而對于通過物聯網增強聯接的設備,許可費率則為每臺0.3美元~1美元。這些收費標準是華為根據自身技術及專利成本考慮的,可為產業(yè)界投資5G、轉型數字經濟提供更透明的成本預期,以增強信心,促進5G的快速普及。
華為在5G專利水平方面具有領先地位。根據報告顯示,華為在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上依然處于領先位置,其占據全球專利的約40%,被形容為5G專利領域的無冕之王。華為在5G技術研發(fā)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5G技術領先其他國家2~3年,這得益于華為多年對研發(fā)的持續(xù)投入和專注。華為不僅在標準制定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還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尤其在天線設計、網絡架構和芯片技術方面。
此外,華為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與各地運營商共同推動5G商用進程。華為還在5G設備制造方面擁有強大的生產和供應鏈能力,保證了產品供應的穩(wěn)定性和質量。這些因素共同使華為在5G領域具有較高的競爭力。
華為的5G專利水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標準必要專利占比:華為在5G標準必要專利的持有量占比中位列全球第一,具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據科睿唯安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華為的5G核心標準必要專利數量達到了21%,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這表明華為在5G技術研發(fā)和標準制定方面具有領導地位。
技術領域分布:華為的5G專利不僅在標準必要專利方面表現出色,還在RAN、SA等各個技術領域都有很強的布局。報告中指出,華為在RAN和SA方面的專利排名都是第一,而在CT方面僅次于諾基亞。這些核心技術的持有和分布,使得華為在5G通信技術領域具有全面的競爭優(yōu)勢。
專利授權情況:華為的5G專利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也很高。華為聲明的5314族5G標準必要專利中,有3794族已獲得到至少一個授權。這表明華為的5G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終端側和基站側布局:除了在RAN和SA等網絡側的技術領域有很強的布局,華為在終端側和基站側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專利。例如,在終端側,華為獲得的5G核心標準必要專利也有708族,基站側則有569族。這些專利布局使得華為在5G通信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上具有很強的實力。
總之,華為的5G專利水平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體現在技術領域的全面覆蓋、高質量的專利布局以及廣泛的行業(yè)應用上。這些優(yōu)勢為華為在5G通信技術領域的競爭力提供了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