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技股“們”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天,尤其是聯(lián)想。低開4%亮相,隨后直線跳水,開盤不到1小時,跌幅就超過了21%,創(chuàng)2014年2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

無獨有偶,中興通訊H股跌超13%,創(chuàng)出了今年7月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此外,截至目前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均下跌逾3%,ASM Pacific跌近2%。
受科技股下挫拖累,前一天的美國股市全線收跌,納斯達克100指數創(chuàng)出了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截至收盤,納指收跌1.81%,道指收跌0.75%。標普500跌0.82%。其中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大跌, 兩公司股價分別收跌1.76%和2.22%。奈飛收跌3.55%,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2.84%, Facebook收跌2.31%,AMD收跌2.29%。
在日本,電子零部件制造商TDK下跌4.79%,村田下跌3.9%。
在韓國,LG Display下跌1.84%,而此前宣布自己第三季度營業(yè)利潤將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三星,收盤也只能是持平狀態(tài)。
在臺灣,臺積電下跌1.57%,智能手機用鏡頭模組制造商大干精密(Largan Precision)下跌7.28%。
這些所有的下跌衰式似乎都把主要“矛頭”指向了彭博社的一篇報道——《大規(guī)模入侵:中國如何用一顆小芯片侵入多家美國公司(The Big Hack: How China Used a Tiny Chip to Infiltrate U.S. Companies)》,TecuSugar也在第一時間給出了詳細的報道(閱讀該文請點擊《一顆國產小芯片控制蘋果亞馬遜?彭博枉顧事實抹黑中國為那般?》)。

文中提到,數十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官和各公司內部人士向《商業(yè)周刊》透露,這次史無前例的硬件攻擊所依賴的載體,正是美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超微電腦 (Super Micro) 所生產的服務器主板。據彭博社估計,包括蘋果、亞馬遜和銀行、政府部門,美國約有30家公司與機構可能受到影響。而這一個攻擊武器的核心就是一顆國籍為中國的微型芯片,大小如筆尖,功能卻超級強大(能夠繞開服務器主芯片的啟動安全校驗,并且自帶通信、處理與存儲能力,還能悄悄改變操作系統(tǒng)。)顯然這家員工數達2300名的內容制造平臺,用科幻小說的手法造出了一篇讓眾多專業(yè)人士 “驚呆”的文章。
報告發(fā)布后,股價下跌超40%的Super Micro則顯得很茫然蒙圈,表示雖然我們會配合任何政府調查,但我們對任何有關這類問題的調查并不知情,也沒有任何政府機構在此方面與我們聯(lián)系過。我們也并不知曉有任何客戶放棄美超微作為供應商是因為出現(xiàn)了此類問題。
股價大跌的聯(lián)想,趕緊在午間時分也做出回應,表示電腦硬件制造商Super Micro并非聯(lián)想供應商,而公司作為國際企業(yè),日后亦會采取大量措施以保障供應鏈健全。
除了本刊TechSugar昨天給出的報道外,筆者在此補充幾個有趣的細節(jié):
首先,彭博社的文章提到,美國情報機構發(fā)現(xiàn)了芯片植入過程:“一些自稱是Super Micro的代表人或者政府相關人員聯(lián)系了工廠的經歷,中間商要求對主板的原始設計進行修改,當然還會在非常情況下進行賄賂行為,如果賄賂不起作用,那就以關閉工廠來威脅工廠經理。一旦安排穩(wěn)妥,中間商就來組織往工廠送芯片?!?
乍一聽,這似乎非常符合美國情報機構的調查方法、間諜計劃、中國政府與私營企業(yè)互動的方式。文章還提供了各種間接證據,讓人們相信這一切都是蘋果和亞馬遜后來采取行動造成的。如:在蘋果計劃為數千臺主板下一大筆訂單時,卻在短短幾周時間內放棄Super Micro這個供應商。如:亞馬遜以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北京的數據中心出售給了當地的合作伙伴北京光環(huán)新網。
顯然,這樣的例子漏洞百出!蘋果聲稱,放棄Super Micro是因為2015年,在一個可下載的網絡接口驅動程序中感染了一種惡意軟件,并意外安裝在蘋果內部的開發(fā)機器上,從而次年就切斷了與Super Micro的關系。
此外蘋果還言辭激烈的否認:從未在服務器上發(fā)現(xiàn)過惡意芯片、“硬件操縱”或有意植入的漏洞。蘋果也從未與FBI或其他機構對此類事件進行過接觸。我們不知道FBI的任何調查,也沒有與我們的執(zhí)法部門進行聯(lián)系。
另外,關于亞馬遜出售北京數據中心一事,則是因為“中國的新規(guī)——非中國云提供商在中國運營的資產轉移協(xié)議”。關于文章提到亞馬遜收購 Elemental 公司時聘用外部機構對其審計,發(fā)現(xiàn)了可疑芯片并報告給美國政府。亞馬遜態(tài)度也非常明確:當前或過去的任一時點上,我們在亞馬遜或 Elemental的系統(tǒng)內,都沒有發(fā)現(xiàn)過任何超微主板上修改過的硬件或可疑的芯片。我們也從未和政府進行進行任何的調查合作。
這一切與間諜芯片都無關。
一篇來自Register外媒的文章從間諜芯片角度表示,“彭博社關于間諜芯片工作方式的解釋極其業(yè)余?!?
而真正的間諜芯片可能被放置在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和它的SPI閃存或者包含BMC固件的串行EEPROM存儲器之間。因此,當BMC從該閃存中獲取并執(zhí)行代碼時,間諜芯片將攔截芯片并修改比特流,將惡意代碼注入BMC處理器,允許其主控制者來控制BMC。
BMC是服務器主板上一個關鍵組件,它允許管理員遠程監(jiān)視和修復機器設備。BMC及其固件可以被告知啟動服務器、重新安裝或者修改主機操作系統(tǒng)、安裝包含惡意代碼\數據等額外存儲、訪問與計算機相連的虛擬鍵盤和終端等。如果你能接觸到BMC和它的軟件,你就能完全控制整個機器。
彭博社報道提到該芯片只有筆尖大小,這從SPI閃存或者串行EEPROM中即時截取和重寫數據并非不可能。但是,它必須包含足夠的數據來替換BMC固件代碼,然后再修改正在運行的操作系統(tǒng)或以其他方式實現(xiàn)一個可行的后門。彭博社這篇報告描繪的芯片顯然是不正確的,也許只是一個引子,而真實的芯片更大,當然這就涉及到最先進的定制半導體制造了。
真實目的?
長年積累口碑的彭博社顯然有非常多的信徒,這里也不排除很多裝睡的人。

SANS研究所所長Alan Paller認為:“我對彭博社的報告有信心,主要有兩方面原因:1,我認識Jordan Robertson和Michael Rile(這篇彭博社報告的作者)十多年,他們盡職調查能力是世界一流的。2,這顆“米?!毙酒哪康年P于國家情報機構最高優(yōu)先級——網絡安全的斗爭。”
CNBC對此事進行了連續(xù)刊文報道,文章引用了The Motley Fool的技術和消費品專家Leo Sun的觀點:“該報告可能會成為美國政府‘引用此事件迫使蘋果公司將其生產轉移回美國并使用美國組件’的推動力。但蘋果公司是否會這么做還存疑,畢竟成本會大大增加?!?
這件事似乎跟2015年9月有關,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一致同意,兩國不得“因商業(yè)利益從事或在知情情況下支持商業(yè)網絡間諜行為”。

隨后一個月,紐約時報報道聲稱,上述協(xié)議宣布不到一天,也是在習近平在西雅圖與美國主要科技企業(yè)的高管會面之后,一個被指與中國政府有牽連的黑客組織,為尋找商業(yè)秘密攻擊了其中一家企業(yè)。
當然此前2013年北京利用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的美國在全球執(zhí)行網絡間諜活動的文件,指責華盛頓表里不一。而美國則堅稱,其有權出于國家安全目的實施網絡間諜行動,并指責中國大規(guī)模商業(yè)網絡間諜行為違反國際準則。
關于最近頻頻出現(xiàn)的“國家安全”這個幾個字,我們只能靜靜等待屬于我們立場的真相。
最后把問題在轉到彭博社這篇文章上來,如果是誤傳,那記者們到底能得到什么?
有外媒表示,彭博社記者獲得獎金的間接依據就是他們報道對市場的影響力程度,顯然這個故事做到了。僅僅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