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特斯拉早就在海外建廠了,上海的超級工廠就是其中之一。比亞迪也要像特斯拉一樣在海外建廠了?這并不是謠言。此前有消息稱,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與 UZAVTOSANOAT JSC(以下簡稱“UzAuto”)簽署戰(zhàn)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比亞迪還表示,根據(jù)協(xié)議要求,雙方將合作推廣新能源車,促進當?shù)?a href="/tags/新能源汽車" target="_blank">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全球化發(fā)展。
UzAuto 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有汽車集團,目前擁有國內及地區(qū)間龐大的銷售網(wǎng)絡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雖然從協(xié)議來看,比亞迪并不是獨資建廠,但與UzAuto的達成協(xié)議合作開發(fā)新能源車在外界看來,更像是在尋找代工方,擴充產能,并且以此作為基點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毫無疑問,早早就以新能源為發(fā)展方向的比亞迪目前是為數(shù)不多完成了電氣化轉型的傳統(tǒng)車企。此前,比亞迪發(fā)布了1月的產銷數(shù)據(jù),比亞迪乘用車1月全系銷售95180輛,同比增長126.1%,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92926輛,同比增長367.6%,占品牌總銷量的占比超過98%,可以說經(jīng)過多年的轉型,比亞迪實質上已經(jīng)是一個新能源車企。對于時下的比亞迪來說,推行國際化并不是最迫切的問題,不過對于志在成為全球性車企以及與特斯拉進行競爭的比亞迪來說,國際化是必由之路,而其中海外建廠又是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標志。
根據(jù)最新的市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10萬元級別的汽車市場中,燃油車的整體銷量呈現(xiàn)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同級別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在逐年增長,2021年的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了298.9萬輛,到2021年底,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的零售滲透率達到22.6%。不過在1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即便整體銷量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但這種趨勢曲線是比較平緩的,較早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國產品牌——比亞迪便瞄準了這個價位段市場,打造了比亞迪海洋車系列產品線,首款車型便是2021年8月份發(fā)布的比亞迪海豚,在2022年1月份的銷量統(tǒng)計中,比亞迪海豚銷量達到10602輛,成為10萬元級別純電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缺芯、補貼退坡、車價提升、交付延期、保費上漲 ...... 在多重不利因素下,新的一年新能源車市卻迎來開門紅,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 34.7 萬輛,同比增長高達 132.0%。這其中,比亞迪的成績尤為搶眼,以 92926 輛的銷量成績一騎絕塵,位居 2022 年 1 月份新能源廠商銷量排行榜榜首,同比增長 367.6%。" 閉眼買,放心開 " 這是去年比亞迪發(fā)布 e 平臺 3.0 之時的兩個關鍵詞,它是比亞迪對出自 e 平臺 3.0 車型的愿景,當然,這也彰顯了比亞迪對于整個 e 平臺 3.0 的自信。作為一個歷時 5 年開發(fā)、耗資百億,投入 4000 人 + 研發(fā)團隊的全新電動平臺,e 平臺 3.0 涵蓋了車身設計、三電、操作系統(tǒng)、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標簽為美學、智能、高效、安全,e 平臺 3.0 完全有這個實力。而基于比亞迪 e 平臺 3.0 打造而來的元 PLUS,自誕生之日起,便將 " 美學、智能、高效、安全 " 這四大標簽刻入基因。
從全球范圍內看,特斯拉電動車銷量從2019年開始超越比亞迪新能源車,且2021年領先了近57.5%。但從兩家車企近兩年來的增長率來看,比亞迪顯示出更強勁的力道,其2021年的銷量比2020年增長約2.13倍,同期特斯拉的銷量只是增長了87.4%。如果我們只算國內銷量,比亞迪是要領先特斯拉中國的。特別是21年下半年,比亞迪DM-i超級混動車型上市后,兩者的差距逐月增加。特斯拉和比亞迪未來的競爭趨勢將顯著增加,勢必有更多激烈交手的場景出現(xiàn)。不知道你會支持國產的比亞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