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修改u-boot源碼的兩個文件 1.1 將u-boot根目錄下的config.mk, #DBGFLAGS= -g改成:DBGFLAGS=-gdwarf-2 1.2 將 u-boot/cpu/arm920t/config.mk 中的 PLATFORM_CPPFLAGS +=$(call cc-option,-mapc
1.最后生成u-boot的過程以下是u-boot Makefile最后連接生成u-boot的過程UNDEF_SYM=`arm-linux-objdump-x lib_generic/libgeneric.a board/EmbedSky/libEmbedSky.a cpu/arm920t/libarm920t.a cpu/arm920
雖然網上有無數(shù)的分析,但是還是覺得有必要自己分析一遍Uboot在編譯的時候通常需要兩步:make EmbedSky_configmake all1.下面就分析一下執(zhí)行 make EmbedSky_config后發(fā)生了什么在Makefile中有如下EmbedS
start_armboot{}main_loop{1. 環(huán)境變量mtdparts, 調用mtdparts_init2. 如果在啟動過程中 無空格鍵按下則boot_zImage有空格鍵按下則 run_command("menu",0)3. shell過程,讀取用戶端輸入并執(zhí)行相應的命令
當我們編譯u-boot的時候,大家鍵入make smdk2410_config,make的時候都作了那些動作呢,這里我先大概介紹一下Makefile的內容,然后在大概理解一下命令執(zhí)行的流程。如果有錯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謝謝。
作者:孫曉明,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講師。 uboot源碼默認是不支持yaffs文件系統(tǒng)的,所以我們需要自己修改源碼進行支持。 首先我們進入U-Boot源碼目錄添加對yaffs鏡像燒寫的支持. 在common/cmd_nand.c里仿照jffs2來寫一
—U-Boot(Universal Boot Loader),即通用Bootloader,是德國DENX小組開發(fā)的用于多種嵌入式CPU的bootloader程序,是遵循GPL條款的開放源代碼項目。—Bootloader不屬于操作系統(tǒng)內核,這一部分代碼不具有可
實現(xiàn)了uboot對非linux kernel的引導。雖然有一個IH_TYPE_STANDALONE,但是沒有實現(xiàn)。nnd。只能自己想辦法。實現(xiàn)詳細見下面。1、兩個命令set bootcmd tftp 84000000 uImage
實現(xiàn)了uboot對非linux kernel的引導。雖然有一個IH_TYPE_STANDALONE,但是沒有實現(xiàn)。nnd。只能自己想辦法。實現(xiàn)詳細見下面。1、兩個命令set bootcmd tftp 84000000 uI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