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5S/5C本月在臺上市,而新一代iPhone6已經(jīng)悄悄起跑!據(jù)了解,蘋果將把屏幕尺寸放大,計劃開發(fā)4.8寸、5.7寸兩個尺寸。由于內(nèi)嵌式觸控面板在5寸以上屏幕干擾問題更嚴重,所以蘋果考慮采用薄膜式觸控(GF2),
觸控面板大廠F-TPK宸鴻2013年9月份合并營收達到106.39億元,較上月回升12.7%、但回升幅度不如預期,較去年同期則衰退22.2%,主要系受到其他零組件(包含高解析度液晶面板等等)供貨吃緊影響。累計今年第三季自結(jié)合并
奇美電(3481)順應Win 8帶動的平板及筆記型電腦觸控需求大爆發(fā),正積極在南科廠區(qū)布局「觸控一條龍」供應鏈,以滿足平板及NB客戶的需求。奇美電在WIS(Windows Integration System)已建置月產(chǎn)50萬片的新產(chǎn)能。
觸控展近日登場,面板大廠友達這回首次發(fā)表55寸的Full HD超薄雙面顯示器,雙面各自顯示畫面的功能可為公共訊息創(chuàng)造更多應用彈性,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的各類場所如購物中心、零售商店、機場、捷運車站、銀行金融機構(gòu)、
銀納米線納米線是一種納米尺度(1納米=10^-9米)的線。 換一種說法,納米線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具有在橫向上被限制在100納米以下(縱向沒有限制)的一維結(jié)構(gòu)。這種尺度上,量子力學效應很重要,因此也被稱作"量子線"。
微軟(Microsoft)與 PC 廠積極想要推廣觸控 NB ,但觸控面板的供給卻遲遲無法跟上。仁寶 (2324) 總經(jīng)理陳瑞聰指出,去 (2012) 年第四季觸控 NB 的占比約只有 5% ,而第一季估最多也只有 10 幾 % ,且他認為在平板
中華映管(2475)昨天公告,將旗下各海外子公司持有的深圳華映顯示科技公司股權(quán),100%轉(zhuǎn)讓給華星光電,總交易金額達人民幣4.46億元(約新臺幣21.75億元)。 業(yè)界分析,華映轉(zhuǎn)型為中小尺寸面板廠,脫手大尺寸面板,
洋華(3622-TW)第2季財報走疲,每股虧損2.59元。 雖然市場預期下半年洋華將有微軟Surface出貨支撐。 但外資對洋華后市較保守看待,野村證券表示,相關客戶群市占流失中,重申減碼。 瑞信證券認為,下半年雖然可望獲利
在今年的Touch Taiwan觸控展中,工研院展示了多項與觸控相關的先進技術,包括由工研院量測中心開發(fā)、獲得微軟認證通過的「Windows 8觸控面板手動測試工具」、凌空觸控鍵盤(Air Touch Key-Pad)及甫獲得2012全球百大
蘋果Apple推出較小尺寸平板電腦iPad mini后,市場反應良好,但卻沖擊到原本較大尺寸iPad銷售表現(xiàn)。近期傳出,蘋果大砍iPad零組件訂單,從面板、光學鏡頭,到觸控面板 TPK宸鴻(3673)、勝華(2384)也分別被砍減了4-
近期臺系NB品牌廠縮衣節(jié)食,觸控供應鏈業(yè)者爭相分食未做大的市場大餅;觸控供應鏈業(yè)者坦言,在訂單爭奪戰(zhàn)持續(xù)開打下,2014年第1季價格戰(zhàn)將持續(xù)延燒,AIO觸控面板價格再跌1成,使得觸控供應鏈業(yè)者生存空間持續(xù)遭到擠壓
超輕薄筆電(Ultrabook)下半年出貨量可望大增。受到大尺寸觸控面板產(chǎn)能吃緊,以及英特爾(Intel) 22奈米Haswell處理器今年中才會量產(chǎn)影響,PC品牌廠對上半年Ultrabook的出貨規(guī)畫轉(zhuǎn)趨保守,須待下半年新處理器與觸控面板
TPK宸鴻與日本寫真3日宣布策略結(jié)盟,攜手進攻納米銀線(SNW)觸控面板技術,以降低兩成成本的價格優(yōu)勢,進軍5至6寸的中階智能機觸控面板市場,全面迎戰(zhàn)大陸競爭對手的價格戰(zhàn),誓言重回過去高獲利的水平。TPK與Cambri
平板裝置將成為觸控面板成長的重要驅(qū)動力。NPD DisplaySearch指出,2012年全球觸控面板產(chǎn)值可望攀升至160億美元;其中,平板裝置觸控面板將是最主要的增長來源,預估出貨量將自2011年的七千九百六十萬片,激增至2012
重慶市兩江新區(qū)成立三年來,積極整合全球先進要素,積極布局以筆電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chǎn)業(yè)。產(chǎn)業(yè)正向“從無到有”“從有到高”“從高到新”轉(zhuǎn)變。目前,在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超級本為代表的智能移動終端銷量持續(xù)向
盡管各界多預期觸控面板大廠F-TPK宸鴻今年9-10月業(yè)績即將隨著蘋果Apple新一代iPad產(chǎn)品推出(帶動觸控模組貼合訂單增溫)而顯著彈升。不過,花旗證券最新報告指出,觸控面板產(chǎn)業(yè)已面臨供過于求問題,并且新興(觸控)
為取代氧化銦錫(ITO),成為觸控面板透明導電薄膜的新興選擇,全球眾多業(yè)者紛紛研發(fā)各式技術意欲作為ITO代替品;這些技術雖從2009年起即陸續(xù)導入試樣階段,但觸控面板廠始終因成本、設備投資等因素而興趣缺缺,或僅用
面板廠中華映管(2475)近年來積極轉(zhuǎn)型中小尺寸應用市場,除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應用,華映也積極發(fā)展車用顯示器面板(含售后市場與原廠業(yè)務)。華映總經(jīng)理林盛昌指出,華映2011年車用面板出貨量約220萬片,2012年
觸控面板展,同樣也是各家大廠秀新品的時機,首次參展的日本大廠夏普,這回推出70寸的超大觸控面板,可以直接用鉛筆在面板上寫字,臺灣廠商也不輸人,推出3D裸視面板,不用戴3D眼鏡就能有3D效果,另外,可彎曲式的面
東山精密定向增發(fā)被否,而股價卻逆市迭創(chuàng)新高,這是怎么回事?有蘇州知情人士向筆者爆料稱,東山精密將收購中國臺灣觸控面板廠。臺商出售蘇州子公司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觸控面板廠牧東宣布出售蘇州子公司股權(quán),等于是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