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宇宙的探索是人類一直熱衷的事業(yè),世界各國都對此十分重視,我國也在天文領域了不菲的成績,并且在探索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取得更多成績。從我國對各類望遠鏡建設工程的重視便可窺見一斑。而2012年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大會將首次在我國舉行更是可以看出我國在世界天文學領域的地位和我國近年來在天文學領域的努力。
我國各地區(qū)的不同地貌讓我國有著可利用的天然優(yōu)勢,而據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表示,我國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該射電望遠鏡的臺址選擇便充分利用了貴州喀斯特地區(qū)天然洼坑,使其成為臺址的最佳選擇。預計該望遠鏡將于2016年9月正式建成,將大大提升我國的天文實力。
而且我國的望遠鏡建設不僅這一工程,我國也極力在南極獲得更多珍貴的資料,南極獨特的經緯度,能夠提供更多珍貴的天文數據,包括對暗能量、暗物質和地外星系的觀測點,對這些數據的獲取,也將推動我國天文發(fā)展。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常務副臺長楊戟介紹,我國正在對建設南極天文臺組織立項,而這標志著我國將有可能在南極增設一臺5米口徑的太赫茲望遠鏡和一臺2.5米口徑的光學紅外望遠鏡。這些在建設的和將建設的望遠鏡項目都將對我國天文發(fā)展產生重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