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5成下一代視訊編碼標準
H.265亦稱為高效率視訊編碼(HEVC),是最近通過ITU-T核準與認可的視訊轉碼標準,以做為廣泛使用的H.264標準的直接銜接版本。業(yè)界預期,H.265將能迅速獲得制造商和內容供應商的采用與部署,特別是在行動視訊傳送和4K Ultra-HD TV廣播等應用領域。
目前市面上看到的HEVC軟體解碼解決方案幾乎都是針對消費性電子所打造,全部任務都在中央處理器(CPU)上執(zhí)行或采用繪圖處理器(GPU)運算來加速HEVC解碼。
但對下一代產(chǎn)品來說,會需要基于硬體的HEVC解碼和編碼,才能滿足所需效能,并將功耗降至最低。多重串流和4K是硬體式編碼和解碼技術的主要推動力量,矽智財(IP)須專為此需求而設計。
H.265編碼復雜度劇增
與先前的編解碼器建置相比,H.265視訊編碼的復雜度高了十倍。HEVC會將訊框分割為多個小區(qū)塊(CU),然后在每個CU中進行影像的預測和轉碼。
根據(jù)不同紋理,HEVC最多能處理64×64畫素的不同區(qū)塊,并變更區(qū)塊的大小。前一代的H.264標準僅能處理最大尺寸為16×16畫素的區(qū)塊。與H.264/MPEG-4高級視頻編碼(AVC)相比,處理較大的區(qū)塊面積能讓HEVC達到更高的壓縮或更高解析度,并提升平行處理效率(圖1)。
圖1 H.265可處理較大的區(qū)塊面積,更能強化編碼效率。
不管是為行動或消費性裝置所設計的視訊編碼標準,主要是希望能取得最高的編碼效率。這意味著,最好能以最低的位元率來進行視訊編碼或解碼,并同時維持一定水準的視訊品質。
在多項研究中已將H.265的編碼格式之一--Main Profile和其他現(xiàn)行標準的類似配置(Profile)做了編碼效率的比較,這些都是今日仍在使用的視訊標準。這些比較通常是針對各種應用情況下的視訊編碼,以及不同位元率對應到特定視訊測試順序下的結果。
目前為止,不管是根據(jù)客觀的或主觀的評估,HEVC都展現(xiàn)出能顯著地減少位元率,使其成為以低位元率提供高品質視訊的理想方案。
編碼器功能/復雜度 攸關H.265視訊品質
使用H.265時,必須要明白,僅單純用它來做視訊壓縮并不能保證品質。的確,HEVC視訊的品質將取決于編碼器的復雜度和功能完整與否而定。
事實上,采用次等級的軟體解決方案或低品質的HEVC編碼器,會產(chǎn)生比今日最佳H.264解決方案更糟的結果。影響編碼器品質的因素包括動態(tài)搜尋的演算法和范圍、工具組建置及速率控制的演算法。
目前市場上另一個更有趣的爭辯,是與基于GPU運算的HEVC軟體解碼有關。我們相信,這些解決方案是為了沒有專屬硬體支援的現(xiàn)有平臺建置,而須執(zhí)行某些相關應用的合理第一步;1,080p的HEVC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但是,硬體視訊轉碼可提供絕佳的優(yōu)勢與特性(10位元色彩、YCbCr 4:4:4解析度等);所以,最終大部分平臺都將建置硬體視訊編解碼器。
HEVC、4K解析度及對更高訊框率的需求的結合,意味著運算核心的功耗至關重要。如果設計不當,核心可能會使整體系統(tǒng)功耗大幅提升。
我們預測,大部分OTT(Over The Top)的服務都將移轉到HEVC,以便將內容傳送到行動電話;同時視訊會議業(yè)者將發(fā)揮此標準更佳品質與較低位元率的優(yōu)勢,以提供更好的影像解析度。
10位元色彩將成主流
最近針對4K及8K電視所發(fā)布的標準稱為ITU-R BT.2020,它已為更寬廣的色彩選擇和增加的位元深度(Bit Depth)做出建議,以顯著提升電視畫面的品質。
雖然BT.2020仍在開發(fā)階段,它提供的優(yōu)勢將能推動10位元色彩在4K電視和HEVC的應用上,將能被快速和廣泛地采用。根據(jù)ITU-R BT.1361和BT.2020標準的建議,4K解析度的H.265(HEVC)轉碼必須采用10位元色彩。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項建議的意義,現(xiàn)行的HDTV Rec.709標準為紅、綠和藍規(guī)范了以下的X-Y座標值:R=(0.640,0.330)、G=(0.300,0.600)、B=(0.150,0.060)。這些是這三種色彩的特定座標位置,如圖2中所畫的較小的三角形。這些座標所描繪的色域(Colour Gamut)是合理的,但顯而易見,這與我們在真實世界中體驗到的并不一樣。任何落在三角形以外的色彩,并不能保證一定會被相機擷取、編碼到磁碟中,或正確地在電視上顯示。相對地,BT.2020建議的座標值如下:
圖2 Rec.709和BT.2020標準的色域范圍
R=(0.708,0.292)、G=(0.170,0.797)、B=(0.131,0.046),即為圖2中較大的三角形,也就是在顯示裝置上能擷取與呈現(xiàn)的色彩范圍。BT.2020定義色彩的第二個方式是位元深度。用來代表每個色彩的位元數(shù),決定了該色彩能夠產(chǎn)生漸層的范圍。在目前的系統(tǒng)中,每個色彩用8位元表示,因此每個原色就會有28=256種不同的漸層。目前的Rec.709標準總共能支援一千六百七十八萬種顏色(256R×256G×256B)。
BT.2020透過定義了至少10位元的色深,大幅擴展了這個范圍。藉由為每個色彩增加兩個位元,將全部的色彩數(shù)量增加到十點七億個顏色(230=1024×1024×1024)。當要在一個訊框的最亮與最暗區(qū)域之間呈現(xiàn)更大的動態(tài)范圍時,這樣擴展的范圍就會有很多好處。
增加色深對所有新一代系統(tǒng)單晶片(SoC)來說有以下三方面的優(yōu)勢:能為最新一代的10位元和OLED顯示裝置維持色彩真實度;由于簡化與更有效率的轉碼管線,能確保達到最大效能;減少常會影響8位元系統(tǒng)的條帶(Banding)現(xiàn)象。
視訊標準繁雜 多重解碼器需求起
針對4K-ready的視訊硬體編碼和解碼的平臺,視訊IP業(yè)者已開始在核心中提供支援。這些核心都采用了特別的可擴充、多管線架構,能支援10位元色彩及YCbCr 4:2:2和4:4:4色彩解析度;未來,HEVC有可能成為4K廣播服務的必要要求。 [!--empirenews.page--]
以最新發(fā)布的PowerVR D5500視訊解碼器核心為例,其能在不同的多處理器配置中有效地擴充配置,因此最高能達到完整H.265等級5.0的所需效能,以滿足高解析度或高訊框率應用的需求。
雖然HEVC能帶來這么多的好處,但既有的標準也不能完全拋棄。大量的數(shù)位內容,不管是專業(yè)等級或消費者自行制作的,只要大家都還保存他們的DVD和藍光碟片,這些標準都還是會繼續(xù)存在。這意味著,多重標準解碼器將永遠會是一個需求。
雖然目前只有某些高階產(chǎn)品支援4K,但此技術很快就會成為電視的主流。在下一代具備4K擷取功能的相機,以及新型和傳統(tǒng)廣播設備的推動下,4K內容會逐漸普及,市場上將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4K產(chǎn)品。若在可支援10位元色深的完整視訊IP核心中建置HEVC功能,Ultra-HD產(chǎn)品將能提供令人驚艷的色彩與清晰度,創(chuàng)造出絕佳的消費者體驗。
(本文作者皆任職于Im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