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顯而易見,信息時代已經到來。當Facebook變得越來越被父母、潛在雇主、學校、教練等應用于評估一個人時,年輕人不再使用它作為一個與朋友互動的社交平臺,并且越來越多的選擇退出,尋找新的應用。
此外,用戶也越來越厭倦了Facebook信息流里充斥著冗長的文字更新和無窮無盡的照片。越來越明顯的是,人們期望有一個能夠和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圈快速分享樂趣的通訊應用。
Facebook花190億美元巨資收購WhatsApp不得不說是明智之舉。這一消息剛傳出時,很多人認為Facebook的出價高的有些離譜。但諸如WhatsApp這樣擁有驚人用戶數和活躍用戶度的通訊應用,在如今的社會看來是異常有價值的。
在Facebook花費巨資收購WhatsApp的示范效應下,業(yè)內人士認為,如今與WhatsApp類似并且有可能成為大型科技、互聯(lián)網企業(yè)收購目標的同類通訊應用有三個,且均來自亞洲,即KakaoTalk、微信和Line。這三款應用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如照片、視頻、音頻共享、位置、貼紙、名人賬戶、“搖一搖”和強大的游戲平臺等。
這三款應用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巨額收購的對象,但是最終究竟哪一款會脫穎而出,贏得全球市場份額?那就來看看下面對此問題的分析吧。
KakaoTalk
產品優(yōu)點:
有消息表明,KakaoTalk擁有超過1.3億名注冊用戶,并且在韓國本土,有近95%的智能手機安裝了這款應用。但是沒人知道KakaoTalk有多少月活躍用戶人數(MAU),因為KakaoTalk從未對外公布這一數據。
KakaoTalk所在公司帶頭在幾年前推出《拼圖解密(Anipang)》和《飛龍騎士(Dragonflight)》等游戲,這些游戲的流行,使公司開始盈利。此后,游戲成了Kakao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成功破解游戲代碼并不容易,但該公司做到了,因此獲得了回報。
自2010年發(fā)布起,KakaoTalk在功能和創(chuàng)新方面始終引領市場。由它首創(chuàng)的利用用戶通訊錄中的電話號碼自動注冊賬號這一方式,成為后來無數通訊應用效仿的對象。
當然,Kakao給微信、Line開了個好頭。在其發(fā)布第一年后,微信和Line也都采用了類似方法。
有傳言稱,Kakao公司正在計劃首次公開募股(IPO),估值50億美元。
潛在缺陷
不幸的是,最近有跡象顯示Kakao正逐漸失去對用戶的吸引力。因為新發(fā)布的游戲沒有一款能和《拼圖解密》和《飛龍騎士》媲美,因此該公司游戲的收入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就目前來看,此結果是由于Kakao過分依賴游戲業(yè)務,因此該公司必須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另外,微信和Line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有逐漸超過Kakao的趨勢。部分原因是由于Kakao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而且微信和Line背后都有強大的網絡支持。但Kakao缺乏資金,很難一直在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領域中保持優(yōu)勢。
微信
產品優(yōu)點:
微信是互聯(lián)網巨頭騰訊公司研發(fā)出的產品,超過3.55億的月活躍用戶讓人印象深刻。微信的發(fā)展速度很快,覆蓋面也很廣,其通過移動支付對其它相關領域的涉及也超過其他競爭對手,如出租車的預約服務和金融服務等。
騰訊為微信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幫助推動微信加快海外擴張。走在街頭上,從孟買到雅加達,到處都能看到當地名人為微信代言的宣傳廣告。騰訊甚至還簽了全球知名的體育明星里奧內爾-梅西(Lionel Messi)和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作為微信的全球廣告代言人。
當很多人還沉浸在Facebook收購WhatsApp價格是如此之高這件事中時,之后就有傳言稱騰訊考慮將微信拆出進行IPO,微信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然而需要提起的是,WhatsApp的估值主要是基于龐大的用戶群,但微信的估值則基于驚人的收入增長。去年年底,微信開始盈利,預計該服務今年營收將達到11億美元。
潛在缺陷:
微信目前的活躍用戶主要來自中國本土。盡管其已成為中國第一的通訊平臺,但在其它國家中實際上影響力一般。
微信花巨資為獲取新用戶,但能否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成功立足,并建立起有忠實度的用戶基礎,還有待觀察。
LINE
產品優(yōu)點:
Line最近剛剛宣布表示,其注冊用戶數量已超3.6億。但令人稱奇的是,其中只有不到1/4的用戶來自日本本土。不過和Kakao公司一樣,Line也從未公布出每月活躍用戶,因此也無法將兩款用放在一起進行橫向比較。
一件需要提到的事表明,Line知道怎么賺錢,而且賺得很多。Line是所有通訊應用中營收最高的,全年總收入為3.38億美元,并且有數據顯示,上個季度Line總營收為1.56億美元,
Line的“貼紙”(被譽為日本的“郵票”),其提供了數百款可以選擇的方案,其中一些來自第三方合作伙伴。這些引發(fā)了全球“貼紙”熱。僅去年一年,“貼紙”就為Line創(chuàng)造了近7000萬美元的收入,占全年總營收的20%。僅這一項的收益可能就超過了WhatsApp去年的總營收。
有傳言稱,去年Line也在計劃IPO,該公司估值將達280億美元。不過這一數字是在去年做出的,早在WhatsApp被收購前。
潛在缺陷
一個的主要問題是其一直嘗試吸引西方的用戶,這導致該服務對于美國的用戶來看體驗起來有些混亂。因為美國人習慣使用簡單但功能齊全的應用,而不是按鈕、選項有很多但功能局限的應用程序。
Kakao、微信和Line均在抓住時機,并在積累用戶群方面表現良好。但誰最后會打敗對手,獲得整個通訊應用的主導權?或是它們只是各自主導自己國家的市場,而無法擴張到亞洲以外的國家?[!--empirenews.page--]
看來只有時間才能解決究竟誰會主導整個通訊服務市場,或者是一直“三足鼎立”下去。一切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