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幾年,谷歌(微博)成為科技行業(yè)最具創(chuàng)新力的企業(yè)。谷歌利用手上的現(xiàn)金收購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比如周一剛用32億美元買到手的智能家居設備公司Nest。蘋果的風頭全部被谷歌搶完了,現(xiàn)在蘋果需要追回來一些。
去年,谷歌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眾包導航地圖應用Waze。如果買家換成蘋果,這本會是一樁聰明的交易,說實話,蘋果的地圖應用確實很爛,雖然去年蘋果也收購了幾家地圖類企業(yè),但卻沒有任何一個能與Waze相提并論的。
上月,谷歌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多筆收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收購軍用機器人開發(fā)商Boston Dynamics。
再看看蘋果,過去這幾年,蘋果都做了什么?自從2011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去世之后,蘋果的創(chuàng)新精神似乎消失了。蘋果現(xiàn)在主要就是對產品進行更新,而這一點都不讓人激動。蘋果推出小尺寸iPad!蘋果推出大屏幕iPhone!呵呵!
或許蘋果采取的是倚繩戰(zhàn)術,以逸待勞,故意耗損對方體力,誘使對方出拳,打在身上卻完全無關痛癢。谷歌可能會花費更多精力和現(xiàn)金進行更多收購,而蘋果則是一動不動,等待著最好時機打出一記漂亮的反擊。
即使蘋果現(xiàn)還在等待時機,忍受谷歌砸過來的所有東西,并默默地希望谷歌會因為一筆交易而跌倒吃一嘴泥,但最終,蘋果還是必須展開反擊,而且越早越好。
在蘋果與谷歌之間的較量中,蘋果正在落后。在這場比賽中,華爾街是最重要的裁判。市場似乎對于谷歌“超級期待”,看看喬布斯去世后谷歌與蘋果股價的對比就能看出來。
谷歌股價接近歷史最高點,而蘋果則相反。當然,期望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完全按照喬布斯的路子走,也是不現(xiàn)實的。沒人能做到。但是,投資者們希望庫克至少能夠公司的創(chuàng)新精神繼續(xù)存活下去。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蘋果就得走出公司大門,花一大筆錢向華爾街證明,在這場科技界重量級較量中,蘋果沒有出局。其實沒必要,但毫無疑問,蘋果確實需要向華爾街證明,自己仍在繼續(xù)創(chuàng)新。
只推出iPhone 6可能是不夠的,甚至謠傳已久的iTV也還欠缺一點,因為市場期待的是一個能夠蘋果重現(xiàn)喬布斯時代輝煌的產品。蘋果必須表明,還在研發(fā)其他新產品。
谷歌在下很大一盤棋。全球證券研究公司(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特里普·喬德里(Trip Chowdhry)在周一的致客戶報告中指出,谷歌收購Nest交易應成為蘋果的“警鐘”。他表示, 比起蘋果“目光短淺的聯(lián)網客廳”計劃,Nest智能設備、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及可穿戴技術等形成了谷歌一個更加龐大的戰(zhàn)略性計劃。
喬德里還表示,蘋果一直下跌的股價或許會導致公司內部士氣低迷,讓其很難留住關鍵員工。不過,蘋果仍然在盈利。據市場研究機構FactSet Research數(shù)據顯示,分析師們預計,2014年,蘋果凈收入為395億美元,而谷歌凈利“僅有”150億美元。盡管如此,蘋果還是需要有危機感。
蘋果在2001年推出iPod,兩年后iTunes音樂商店上線;iPhone2007年面世,2008年AppStore應用商店上線;而iPad則是在2010年首次發(fā)布。要知道,在科技產業(yè),家道中落的企業(yè)比比皆是,而谷歌是不會吃老本的,所以蘋果現(xiàn)在更是需要推出一些新的東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