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法國國家信息自由委員會(以下稱簡“CNIL”)周四要求谷歌修改現有的隱私政策,否則將遭到罰款。
CNIL稱,谷歌現有的隱私政策違反了法國法律,該機構責令谷歌在三個月內進行修改,否則將面臨高達1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0萬)的罰款。如果谷歌仍然拒絕修改,那么第二次的罰款金額將高達30萬歐元。
隱私政策受到聯合調查
自2012年3月谷歌發(fā)布新隱私政策以來,CNIL就作為歐洲方面的主導,對該隱私政策進行調查。CNIL表示,目前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也對谷歌開展類似調查,因而該公司或將會面臨高達數百萬歐元的罰款。
CNIL主席伊莎貝爾?法爾克-佩羅廷(Isabelle Falque-Pierrotin)表示:“最晚到7月底,歐盟所有數據保護機構都將對谷歌采取強制措施。“
去年,谷歌合并其60項隱私政策,并開始搜集并整合YouTube、Gmail和Google+的個人用戶數據,且用戶無法選擇不參與數據搜集。
因此,歐洲部分國家的數據保護機構針對該隱私政策展開聯合調查,并要求谷歌在今年2月前修改隱私政策,但谷歌無動于衷。此前,谷歌已與歐洲監(jiān)管機構人員會面數次,并表示合并隱私政策是為了方便用戶理解。
在法律專家和政策制定者看來,CNIL此舉是測試歐洲機構能否影響國際互聯網公司的一次嘗試。英國目前仍在調查谷歌是否違反該國法律,調查結束后也將向谷歌發(fā)出信函。谷歌表示,公司將與法國等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繼續(xù)合作。
谷歌發(fā)言人表示:“我們的隱私政策尊重歐洲的法律,并讓我們能提供更簡單、高效的服務。一直以來,我們全力配合相關機構的調查,以后仍將繼續(xù)配合調查。”
身陷“棱鏡”丑聞
對谷歌而言,這一調查要求出現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不久前,美國國家安全局被曝與包括谷歌在內的9個美國互聯網公司合作,秘密收集用戶數據。 這一計劃被稱為 “棱鏡”計劃,該計劃引發(fā)了人們的普遍擔憂,美國國會也對政府信息收集范圍舉行聽證會。
歐洲民眾及其領導人對沒有受到相應的法律保護而遭到監(jiān)視表示憤怒。周三在德國的一次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被迫就此監(jiān)視計劃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護。
佩羅廷表示,“棱鏡”計劃丑聞表明,人們非常希望能有更大的透明度,且迫切需要讓個人數據得到保護。佩羅廷指出:“谷歌收集了海量的個人數據,而用戶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信息被收集。我們希望谷歌能夠公開其所為。”
或將面臨巨額罰款
今年4月,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啟動了一項國家級調查計劃,旨在調查谷歌的隱私政策是否違反各國的法律。
上述國家最大的擔心在于,谷歌通過用戶的瀏覽歷史收集匿名數據,以更精準地投放廣告。CNIL周四表示,谷歌的隱私政策存在模糊成分,用戶無法了解谷歌收集其個人信息的意圖及方法。
谷歌目前有兩個選擇,一是與各國監(jiān)管機制談判并修改隱私政策,二是訴諸法律。
但目前,歐盟暫時不能對谷歌實施這一責令,只能以國家為單位來落實。不過,歐洲議會目前正在就一項數據保護法草案進行磋商。根據該草案,違反規(guī)定者或將面臨高達其全球年收入2%的罰款。
隱私問題并非谷歌在歐洲面臨的唯一法律問題。與此同時,谷歌還在試圖與歐盟反壟斷競爭委員會機構和解一項為期三年的調查,該調查針對的是谷歌的搜索業(yè)務。此外,該委員會同時也開始了對谷歌Android業(yè)務的調查,旨在確認谷歌是否利用Android業(yè)務在手機市場進行不正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