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創(chuàng)下了深圳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工業(yè)項目記錄的TCL華星光電8.5代線液晶面板項目在深圳正式投產,而TCL集團的戰(zhàn)略架構也再一次發(fā)生變化。
“華星光電投資245億元,未來將會在TCL的業(yè)務群當中占據(jù)極為重要的位置,因此將其列為TCL多媒體、TCL通訊和TCL家電三大產業(yè)集團之外的第四大產業(yè)集團。”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記者表示。
盡管TCL將華星光電提到了集團層面,但是業(yè)界也對這一項目產生顧慮:華星光電并沒有自己的研發(fā)團隊,“來自韓國、中國臺灣組成的‘雇傭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形成合力,另外華星光電很可能在正式生產以后會面臨大量的專利訴訟。”
對此,華星光電CEO賀成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華星光電現(xiàn)有員工2295人,請來的來自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等專業(yè)人員達到192人,而在液晶面板核心專利領域,華星光電已申請技術專利276項,其中發(fā)明專利231項,另外已從海外購買技術專利101項。
“另外,華星光電技術研發(fā)中心成立了四個特別的實驗室,已經完成了32英寸和46英寸LED電視模組的研發(fā),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賀成明告訴記者。
雖然受3月日本地震影響部分供應商組裝機延后,但華星光電仍將維持8月投產的時間不變,華星光電2012年末總產能目標維持每月10萬片基板不變。
李東生告訴記者,盡管外界對投資液晶面板有顧慮,但是TCL集團和廣東省有關部門、深圳市政府始終力挺這個項目,在一個階段內國家還會大力扶持這樣的先進產業(yè)。
“爬坡期肯定是有的,我們要盡力縮短,今年12月份要達到18000張玻璃大板/月的產能,明年底達到10萬片。”李東生對記者表示。
據(jù)記者了解,華星光電在與國際先進面板廠商合作和配套設施建設方面也沒有落后,除了4月份獲得了三星電子入股15%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外,華星光電將同步內置生產彩色濾光膜;旭硝子TFT-LCD玻璃基板項目于今年6月開工;近期華星光電還與LG化學簽署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在平板顯示用偏光片、光阻等材料方面展開技術和生產業(yè)務合作。
李東生表示,目前能夠擁有上游面板和下游整機制造全產業(yè)鏈的企業(yè)并不多,“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超越日本企業(yè),中國彩電是有這個機會的,日本企業(yè)目前的彩電業(yè)務盈利能力并不強,甚至很多是虧損的。”
“華星光電量產之后,除了自己消化一部分產能之外,先供應給二線彩電。”李東生告訴記者,“其實大家都有接觸,只要我們的質量、價格和服務有競爭力就肯定開展合作,未來將有一半的產品供應給國內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