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有望躋身世界前三
海信老總周厚健曾預言:未來十年彩電行業(yè)將發(fā)生大洗牌,國產電視品牌最后剩下不超過三個。
周厚健說這話的用意很明顯,那就是未來剩下的三個品牌中一定有一個是海信,周的預言顯示了海信對其電視產業(yè)的信心。
我認為,今天預測十年后的彩電格局與十年前預測今天的電視格局一樣困難。實際上,今天預測十年后的彩電格局比十年前預測今天的格局難度更大,畢竟十年前的電視產業(yè)遠沒有今天這樣復雜多變。
如果非要給出一個預測,我認為十年后的國產彩電主流品牌,應保持在三至五家。
那么,什么樣的品牌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我們很難想象十年后僅在中國市場有競爭力的品牌能夠存活下來,因此,要想知道誰是最后的勝出者,必須以國際品牌的標準做出判斷。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國際品牌的成長路徑就是中國品牌的必經之路。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國產彩電企業(yè)必須同時具備四大素質:
首先必須具有強大的技術開發(fā)、整合能力。蘋果奇跡般的成長經歷表明,技術以及建立在技術基礎之上的強大整合能力,是制勝市場的第一要素。在過去相當長時期內,中國是一個“低端需求”型市場,消費者對“擁有”的需求遠比對“有質量的需求”更加強烈,因此,中國企業(yè)即使生產低質量的產品,照樣能夠活下去,甚至活得還不錯。這是中國企業(yè)普遍缺乏技術與產品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因為市場沒有給企業(yè)這方面的壓力。但是,這種無品質壓力的日子正在一去不復返。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yè)陷入經營困難,困難的根源恰恰來自產品競爭力不足。為什么中國企業(yè)在國際市場遲遲難以獲得重大突破?因為我們的產品還無法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其次必須是全球布局,不僅國內做得好,國際也要做得好。未來的市場,必定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僅僅在國內市場做得好是不夠的。把全球一體化時代(又稱“WTO時代”),只在中國做得好的品牌只能算區(qū)域(中國是全球市場的一個區(qū)域)品牌,而我們面臨的對手個個都是國際品牌。
再次,必須具備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而且這個號召力是全球性的。近年來,中國家電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如果站在全球市場的高度看,中國品牌的影響力仍然局限于國內市場,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品牌尚未出現(xiàn)。
第四,必須率先架構出具有競爭力的OLED產業(yè)鏈條。未來的電視,必定是OLED的天下。今天的OLED,與十年前的LCD相似,那時很多人認為LCD離產業(yè)化還很遙遠,結果“忽如一夜春風來”,快得讓人措手不及。今天,中國彩電企業(yè)尚無一家在OLED上有實質性布局,而日韓
彩電企業(yè)已于2011下半年推出55英寸大屏幕OLED電視,并于今年不遺余力地推進LCD向OLED轉型。
我們看看中國的主流彩電企業(yè)們做了什么。
TCL:中國CRT時代“彩電三甲”之一,2011年8月建成投產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成為中國彩電行業(yè)唯一擁有面板產能的企業(yè)。2011年,TCL銷售彩電1086萬臺,并多年位居中國彩電出口第一位置。TCL彩電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產業(yè)鏈完整,3D智能電視布局較早,工業(yè)設計領先。
海信:中國較早轉型做LCD電視的企業(yè),并在2005—2010年位居中國“LCD彩電老大”位置,也是國內較早建立液晶模組產業(yè)的彩電企業(yè)。2011年,海信電視銷量繼續(xù)保持國內三甲之列。海信電視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市場基礎扎實,技術較為領先。
創(chuàng)維:曾經將中國CRT電視“三足鼎立”(長虹、康佳、TCL)改寫為“四強爭霸”(TCL、康佳、長虹、創(chuàng)維),也是中國彩電行業(yè)唯一在香港上市企業(yè)。近年來,創(chuàng)維液晶電視銷量上升很快,再次躋身中國彩電“三甲之列”。創(chuàng)維彩電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渠道模式領先,產品較具價格競爭力。
海爾:雖為中國“家電老大”,但長期以來“白強黑弱”,一直未躋身中國彩電前五。2012年以來,海爾明顯加大彩電開發(fā)、推廣力度,產品形象有很大改觀。但是,銷量較前三者名仍有很大差距。
聯(lián)想:中國彩電的“后來者”,自今年5月正式推出電視以來,市場表現(xiàn)乏善可陳。聯(lián)想做電視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其IT巨頭的身份,為智能電視注入新思維提供了可能。
長虹及康佳:二者都曾是中國CRT老大,遺憾的是,在CRT向平板轉型的時候,二者的步伐明顯慢了下來,競爭優(yōu)勢已經被大大弱化。
綜合比較看來,未來十年中國彩電最有希望的品牌,很有可能在TCL、海信、創(chuàng)維、海爾、聯(lián)想中誕生,而且不排除從中產生世界前三的可能。
我認為,決定最后勝出的力量,不是今天的3D與智能,而是明天的OLED。今年以來,三星、LG、索尼等企業(yè),紛紛布局OLED產業(yè),并推出55英寸大屏幕電視產品,反觀中國彩電企業(yè),至今還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希望有遠見的中國彩電企業(yè),抓緊時間架構OLED戰(zhàn)略,不能再等了。(源自:《商業(yè)評論網》 作者:劉步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