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泄密,AMD走多核路線,未來或推12/16核的Ryzen 3000處理器?
自從AMD攜Ryzen處理器重返高性能處理器市場以來,他們最大的貢獻(xiàn)之一就是加速了多核處理器普及,6核、8核處理器價格已被拉低了,逼得英特爾都給主流市場帶來6核心了,很快還會推8核處理器,要知道英特爾堅持主流市場4核處理器至少10年時間了。那么英特爾扯平與AMD的核心數(shù)距離之后,AMD還有什么招?微星在B450主板宣傳廣告中提到了他們的主板將支持8核及更多核心的CPU,一時間AMD推出Zen 2架構(gòu)、12/16核心的Ryzen 3000處理器消息又一次浮出水面。
微星的廣告可以點這里,視頻00:58開始介紹Core Boost技術(shù),提到增強(qiáng)了布局及數(shù)字供電以支持8核及更多核心的CPU。這個廣告可能是微星營銷人員的無心之失,但是曝光之后也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猜測,更多的核心暗示AMD未來還會推出多于8核的AM4平臺處理器。
這事不是第一次傳聞了,今年5月底就爆料稱未來的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將會支持12核以及16核架構(gòu),該傳聞的依據(jù)就是明年AMD將推出Zen 2核心,它使用的是7nm工藝,比目前的14nm/12nm工藝更加先進(jìn),而AMD之前提過7nm工藝的晶體管密度是現(xiàn)有工藝的兩倍,理論上7nm Zen 2核心面積會大幅縮小,那么同樣的AM4封裝下可以支持更多的核心。
從AMD的CCX結(jié)構(gòu)來說,支持12核、16核也不是難事,而且制造成本要比單個大核心更低,良率也高。
不過現(xiàn)在說這些都有點過早,哪種猜測都說得過去的理由,特別是AMD今年推出了32核64線程的Threadripper二代處理器,這樣一來以后的TR4平臺可以上32核、24核處理器,這也給AM4桌面平臺上12核、16核留下了空間。
從競爭角度來說,AMD真把主流市場的CPU核心數(shù)提升到12、16核,對英特爾也是一個打擊,后者明年還會繼續(xù)使用14nm工藝,而多核處理器使用單個大核心雖然性能更好,但是成本越來越高,這會讓英特爾處于不利地位。
但是現(xiàn)實點來看,AMD的Zen 2核心已經(jīng)完成了設(shè)計了,根據(jù)AMD之前公布的路線圖來看,Zen 2核心主要聚焦性能提升,官方表示相比Zen架構(gòu)有多維度的改善,如果理解為多核性能提升,那么確實有可能增加到12-16核心,但想想Zen/Zen+架構(gòu)現(xiàn)在的弱點,AMD在Zen 2架構(gòu)上應(yīng)該是利用7nm工藝的性能優(yōu)勢提高頻率,Globalfoundries之前表態(tài)7nm工藝的高性能處理器頻率可達(dá)5GHz,大家可以猜猜AMD最終是選擇多核還是高頻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