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最近幾年筆記本的市場,可以看出,技術和價格上的變化使得筆記本的銷量已經打開,雖然性能上和臺式電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其獨有的移動性和便攜性是臺式機無法比擬的。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筆記本電腦會向哪些方向發(fā)展呢?對此,賽迪顧問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從產品技術和用戶需求等方面分析,對筆記本電腦的發(fā)展趨勢做出了預測。
趨勢一,雙核心處理器與無線,是筆記本電腦技術變革的主流趨勢。2004年,AMD公司將把64位計算引入了移動產品中;2005年初,Intel公司發(fā)布了訊馳二代SONOMA平臺,更進一步提升了筆記本的計算速度。而未來,筆記本的處理器將進入雙核心時代。目前,英特爾和AMD都已經公布了雙核心處理器計劃,可以預測到,到2006年配置雙核心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將會出現(xiàn),不過其普及時間還要視最終產品的性價比而定。
趨勢二,高亮度、寬屏幕與顯示器外接現(xiàn)象將長期并存。隨著用戶對筆記本的辦公和娛樂需求逐漸融合,筆記本電腦的娛樂功能將會更加受到重視,高亮度寬屏顯示將是筆記本電腦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同時寬屏幕LCD面板切割的經濟型更好,更容易實現(xiàn)高亮度,同時寬屏面板的利潤率高達20%,遠遠高于普通面板的利潤率,面板廠商和筆記本電腦廠商也更愿意推進寬屏筆記本電腦的普及。但是,為了滿足 移動的需求,選擇迷你型顯示屏,然后在桌面端外掛一個液晶顯示器,也是一種典型的應用模式。
趨勢三,電池壽命大幅度延長。電池是筆記本電腦實現(xiàn)移動功能的一個重要保障,要想實現(xiàn)真正的移動化,筆記本還必須努力擺脫電源插頭,延長電池壽命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增加電池容量、減小筆記本電腦功耗和縮短充電時間是延長筆記本電腦電池壽命的最有效辦法。因此,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筆記本電腦將在電池材料的選取上、CPU和顯示屏等部件的功耗上進行技術攻堅。
趨勢四,人體工程學理念融入產品外觀設計,彰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旋律。同質化的產品存在有著它的必然性,但是如何挖掘同質化產品中的差異化才是廠商取勝的法寶。一些個性化的設計,比如鍵盤外觀、觸摸鼠標設計、各種接口設計等等,都能體現(xiàn)出差異化;內置攝像頭、不開機聽CD、電視卡、豐富的多媒體接口和軟件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機型的賣點,而帶有指紋識別技術、硬件防火墻、硬件保護系統(tǒng)和安全加密軟件的筆記本電腦也將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未來幾年,筆記本電腦的設計將越來越個性化、人性化。產品的人性化和個性化充分體現(xiàn)在產品設計對人性、對人的使用習慣、健康等方面的考慮。
趨勢五,產品價格平民化要求企業(yè)大規(guī)模定制化生產,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筆記本和臺式機的一個主要區(qū)別就是非標準化結構,臺式電腦的結構是標準化的,硬件技術標準開放、統(tǒng)一;筆記本電腦則相反。
目前,由于筆記本產品價格的一再降低,而成本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的盈利空間都越來越小。而隨著低價市場需求的擴大,將可能促使產業(yè)鏈上端的制造商們考慮定制低價標準化筆記本電腦。
趨勢六,筆記本電腦對臺式機構成替代威脅。近幾年筆記本電腦的平均價格一直處于逐年下降的狀態(tài)。2005年筆記本電腦價格競爭異常激烈,價格下降幅度非常大,價格底線已經達到2999元,一些國際品牌的產品也降到6000元左右。筆記本電腦的廠商為擴大市場份額不得不在價格上比拼,低端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底線屢次下移,筆記本電腦與臺式機的價格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趨勢七,個人消費市已培育成熟,商用市場角逐激烈。筆記本的便攜性,以及多媒體、游戲和無線上網(wǎng)等功能的增強使其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而筆記本價格的普遍下降增加了個人購買筆記本的可能性,未來幾年個人購買筆記本的用戶數(shù)將有明顯的增長。
從企業(yè)的競爭動態(tài)來看,一直活躍于消費市場的三星、索尼以及擅長于家電市場開拓的海爾,已經將競爭目標轉向商用市場。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商用市場新品層出不窮,企業(yè)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賽迪顧問預測2005年中國筆記本市場銷量將達到310萬臺,增速41.8%,而2005――2008年復合增長率能達到29.7%,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在未來幾年內仍將是PC市場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