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電通訊和廣播中,需要傳送由語言、音樂、文字、圖象等轉換成的電信號。由于這些信號頻率比較低,根據電磁理論,低頻信號不能直接以電磁波的形式有效地從天線上發(fā)射出去。因此,在發(fā)送端須采用調制的方式,將低頻信號加到高頻信號之上,然后將這種帶有低頻信號的高頻信號發(fā)射出去,在接收端則把帶有這種低頻信號的高頻信號接收下來,經過頻率變換和相應的解調方式"檢出"原來的低頻信號,從而達到通訊和廣播的目的。
要把低頻信號"加到"高頻振蕩上去,可由低頻信號去控制高頻等幅振蕩的某一參數(振幅,頻率或相位)來達到。這種用低頻信號去控制高頻振蕩,使其具有低頻信號特征的過程稱為調制。其中低頻信號稱為調制信號或調制波,被控制的高頻等幅振蕩稱為被調信號或載波。經過調制后的高頻信號稱為已調波。根據低頻信號所控制高頻信號參數的不同,有不同的調制方式。以調制信號去控制載波的振幅,使載波的振幅按調制信號的規(guī)律變化,這種調制稱為振幅調制,簡稱調幅,以調制信號去控制載波的頻率,使載波的頻率按調制信號的規(guī)律變化,則稱頻率調制,簡稱調頻,同理,使載波的相位按調制信號的規(guī)律變化,則稱調相。
上述的調幅、調頻和調相屬于連續(xù)調制,此外,還有脈沖調制,以及近代數字通訊中發(fā)展起來的所謂脈沖編碼調制等。但是,使用最早,應用較廣的是振幅調制方式。這種方式盡管效率較低,抗干擾性能較差,但它占用的頻帶窄,線路簡單,所以,現在的中、短波廣播仍廣泛采用調幅制。
調制不僅使低頻信號得到了有效的傳輸,還可以使不同電臺具有不同的載波頻率,從而使各電臺相互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