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參觀過無人車,可能會在副駕駛座上看到一位工程師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腿上調試程序,無人車后備箱往往還塞滿了正在處理數(shù)據(jù)的本地服務器。而英偉達現(xiàn)在要把這一套設備裝進巴掌大小的汽車芯片里。
在北京舉行的 GPU 科技大會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勛展示了這款新的自動駕駛汽車處理器 Drive PX 2- Auto Cruise。
Drive PX 2 - Auto Cruise
說白了,它就是精簡版 Drive PX 2 計算平臺加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專門用來實時分析汽車身上多個雷達和傳感器采集的信息,還能處理高清地圖,繼而實現(xiàn)自動駕駛。
Drive PX 2
Drive PX 2 是英偉達今年年初在消費電子大會 CES 上最新發(fā)布的汽車計算平臺,聲稱性能相當于 150 臺 MacBook Pro。不過,被稱為“人工智能汽車計算機”的新芯片只含有其中一個 Tegra 處理器。
另外,從圖片顯示的接口數(shù)量來看,支持的雷達、傳感器、攝像頭的數(shù)量至少也會減半,此前是支持數(shù)量是 12 個。而特斯拉 Model S 上光超聲波傳感器就有 12 個。
所以,它只有 10 瓦功耗也就不奇怪了。而 Drive PX 2 最初功耗為 250 瓦。
看起來,新款芯片更像是給小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或者研究機構做測試用的,可以節(jié)省不少成本,比如世界電動方程式比賽(FE)中,首次出現(xiàn)的無人賽車。
FE 無人車車賽 Roborace 用車
畢竟,雙核單 GPU 的 Drive PX 2 標準版已經(jīng)賣到 1.5 萬美元(約 10 萬人民幣)。英偉達稱,該芯片預計在今年第四季面向生產(chǎn)合作伙伴發(fā)售。
而有消息稱,目前有 80 多家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創(chuàng)業(yè)公司以及研究機構都在使用 Drive PX。
準確來講,它們應該是在試用。英偉達官網(wǎng)上汽車芯片解決方案中列出的 22 家合作伙伴,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用英偉達 GPU 在做娛樂信息系統(tǒng),甚至是儀表盤。
百度則在和英偉達的合作中表現(xiàn)積極。上周兩家公司還計劃一起研發(fā)基于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百度也剛在加州拿到無人車上路測試牌照。
但如今真正跑在路上的無人車或者擁有高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汽車,絕大部分用的還是以色列公司 Mobileye EyeQ 系列的視覺圖像處理芯片。2015 年,它的市場占有率超過 75%。同時,今年 7 月 Mobileye 還和英特爾、寶馬達成合作,正在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
最后,別忘了,還有 Google 無人車自主研發(fā)的處理器。軟件技術的迅速進步勢必會推動芯片的性能提升。而不久前,Google 汽車部門的硬件工程師 Daniel Rosenband 就曾詳細講過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