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拿人來做個類比,人與人之間為什么要通信,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你有和對方溝通的需求,如果你都不想搭理對方,那就肯定不用通信了。其次是因為有空間隔離,如果你倆在一起,對方就站在你面前,你有話直說就行了,不需要通信。此時你非要給對方打個電話或者發(fā)個微信,是不是顯得非常奇怪、莫名其妙。如果你倆不在一塊,還有事需要溝通,此時就需要通信了。通信的方式有點烽火、送信鴿、寫信、發(fā)電報、打電話、發(fā)微信等。采取什么樣的通信方式跟你的需求、通信量的大小、以及客觀上能否實現(xiàn)有關。
正如Linus Torvalds曾經說過的,大多數(shù)安全問題都是bug造成的,而bug又是軟件開發(fā)過程的一部分,是軟件就有bug。至于是安全還是非安全漏洞BUG,內核社區(qū)的做法就是盡可能多的測試,找出更多潛在漏洞這樣近似于黑名單的做法。Greg Kroah-Hartman說:“一旦我們修復了它,我們就將它放到我們的棧分析規(guī)則中,以便于以后不再重新出現(xiàn)這個bug。”如果沒有2015年11月5號華盛頓郵報的一篇關于內核安全性的爆炸性專題報道《Net of insecurity the kernel of the argument》,內核社區(qū)應該仍會固守“A bug is bug”的理念(雖然如今也沒有改變太多)。這篇文章狠狠的批評了內核社區(qū)對內核安全的態(tài)度,批評Linux “沒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機制能在黑客之前發(fā)現(xiàn)和解決安全問題,或引入更新的防御技術”,“甚至Linux內核開發(fā)社區(qū)都沒有一個首席安全官”等等。
我是從ARM7TDMI開始接觸ARM架構的,當時很幸運有DSP的學習基礎,同時遇到了把ARM架構和操作系統(tǒng)結合講解的書籍。這樣,結合自己不斷的實踐,一直可以跟上ARM架構的演進。長期的跟蹤也讓我容易能看到ARM的趨勢,我從Linaro在做ARM NEON指令集優(yōu)化關注到Linaro,后面持續(xù)的關注以Linaro為首ARM生態(tài)組織的發(fā)展,幾年后的2017年,我作為演講人分享了ARM架構下的一個TLB性能優(yōu)化方案,實現(xiàn)了從關注到深度參與到過程。
我們生活中幾乎到處都能接觸到計算機,從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平板,到辦公使用的筆記本、臺式機,到銀行的ATM機,到各處可見的監(jiān)控設備,還有我們平時看不見但是我們?yōu)g覽的網頁其所在的服務器,還有微信、抖音等我們日常所用的APP它們所在的服務器,等等,這些都是計算機。如果沒有了計算機,我們的生活將難以想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計算機呢,這個還真不好下定義的,那我們就來看一下百度百科對計算機的定義: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現(xiàn)代一種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shù)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shù)據(jù)的現(xiàn)代化智能電子設備。計算機的應用非常廣泛,從我們日常最常見的臺式機、筆記本到手機平板都是計算機,而且大到服務器、超級計算機,小到各種嵌入式設備也都是計算機?,F(xiàn)在我們對計算機既有了感性的認識,又知道了的它的權威定義,那么計算機是怎么產生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在我仔細研究Linux內核中的ftrace之后,發(fā)現(xiàn)ftrace中的各個tracers的作用一直被人們嚴重低估了, 比如我們會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理解Linux內核中的一塊代碼,然后猜測可能的執(zhí)行流, 但是ftrace會首先直接告訴你整個執(zhí)行流,然后你再去查看代碼,這樣無論從效率和準確度來講都是極大的提升。
隨著2003年10月安迪魯賓聯(lián)合幾位朋友創(chuàng)建了Android公司,后來影響眾人的智能設備操作系統(tǒng)公司由此而生(2005年被Google收購)?,F(xiàn)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包括手機、TV、SmartBox和IoT、汽車、多媒體設備等等,均深度使用Android系統(tǒng),而Android的底層正是Linux內核,這也讓Linux內核的安全性對Android產生重大影響。但由于Android由于想繞過商業(yè)授權的問題,又研究出來了以bionic取代Glibc、以Skia取代Cairo等類似的方案,使用的不是標準內核和GNU/Linux。由于這些原因,Google在Android內核開源的問題上,理念和Linux內核社區(qū)不是十分的匹配,這也導致了Android對內核做了大量的針對性修改,但是無法合入到Upstream上。這也導致了Android內核在安全側有部分不同于Linux內核,側重點也存在不同。
在我仔細研究Linux內核中的ftrace之后,發(fā)現(xiàn)ftrace中的各個tracers的作用一直被人們嚴重低估了, 比如我們會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理解Linux內核中的一塊代碼,然后猜測可能的執(zhí)行流, 但是ftrace會首先直接告訴你整個執(zhí)行流,然后你再去查看代碼,這樣無論從效率和準確度來講都是極大的提升。
F2FS是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的簡稱。該文件系統(tǒng)是由韓國三星電子公司于2012年研發(fā),只提供給運行Linux內核的系統(tǒng)使用,這種文件系統(tǒng)對于NAND閃存類存儲介質是非常友好的。并且F2FS是專門為基于 NAND 的存儲設備設計的新型開源 flash 文件系統(tǒng)。特別針對NAND 閃存存儲介質做了友好設計。F2FS 于2012年12月進入Linux 3.8 內核。目前,F(xiàn)2FS僅支持Linux操作系統(tǒng)。
原文作者:dog250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46666029線速問題很多人對這個線速概念存在誤解。認為所謂線速能力就是路由器/交換機就像一根網線一樣。而這,是不可能的。應該考慮到的一個概念就是延遲。數(shù)據(jù)...
作者簡介???王柏生??資深技術專家,先后就職于中科院軟件所、紅旗Linux和百度,現(xiàn)任百度主任架構師。在操作系統(tǒng)、虛擬化技術、分布式系統(tǒng)、云計算、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耕耘多年,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有暢銷書《深度探索Linux操作系統(tǒng)》(2013年出版)。謝廣軍??計算機專業(yè)博士...
作者簡介???王柏生??資深技術專家,先后就職于中科院軟件所、紅旗Linux和百度,現(xiàn)任百度主任架構師。在操作系統(tǒng)、虛擬化技術、分布式系統(tǒng)、云計算、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耕耘多年,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有暢銷書《深度探索Linux操作系統(tǒng)》(2013年出版)。謝廣軍??計算機專業(yè)博士...
課程簡介隨著項目復雜度的增加,現(xiàn)實中的很多項目都會涉及到遠程過程調用(RPC)的問題,這些遠程過程也許是同一設備上的不同進程,也許分屬于物理上分割的不同設備。如何靈活高效地實現(xiàn)這些遠程調用,是很多項目都會面臨的挑戰(zhàn)。本課程首先通過對遠程過程調用一般性原理的解釋和基本框架的介紹,使...
作者簡介謝歡,大家可以叫我Jeff,我目前就職于某國際知名linux發(fā)行版開源公司,熱衷于linux內核。我平時把linux內核源碼當小說一樣閱讀學習,也一直把能給linux社區(qū)貢獻更多有質量的代碼而努力。今年10月中旬,我向Linux內核社區(qū)提交了一個關于tracing的pat...
作者簡介甄建勇,高級架構師(某國際大廠),十年以上半導體從業(yè)經驗。主要研究領域:CPU/GPU/NPU架構與微架構設計。感興趣領域:經濟學、心理學、哲學。??1.引言1加1等于幾?這個問題很簡單,一年級的小學生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2??墒悄阒烙嬎銠C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嗎?你可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