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發(fā)10篇SCI!徐州二本學霸全獎直博香港城大引熱議,被疑論文「灌水」嚴重
時間:2021-08-19 15:11:59
手機看文章
掃描二維碼
隨時隨地手機看文章
[導讀]本文轉(zhuǎn)載自:新智元??來源:zhihu??【導讀】近日,一位徐州工程學院的本科生萬仲禹連發(fā)10篇SCI,直博香港城市大學,卻被網(wǎng)友懷疑嚴重「灌水」,引發(fā)熱議。當事人對此進行回復,網(wǎng)友表示: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本科連發(fā)10篇SCI,直博香港城市大學,被懷疑「灌水」嚴重?就在昨...
本文轉(zhuǎn)載自:新智元??
來源:zhihu??
【導讀】近日,一位徐州工程學院的本科生萬仲禹連發(fā)10篇SCI,直博香港城市大學,卻被網(wǎng)友懷疑嚴重「灌水」,引發(fā)熱議。當事人對此進行回復,網(wǎng)友表示: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本科連發(fā)10篇 SCI,直博香港城市大學,被懷疑「灌水」嚴重?
就在昨天,一位徐州工程學院本科生萬仲禹發(fā)了10篇 SCI ,并全獎直博香港城市大學沖上熱榜第一。
萬仲禹:普二「學霸」的追夢路
根據(jù)徐州工程學院官網(wǎng)的介紹:
萬仲禹,2017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畢業(yè)生。
被推薦至「香港城市大學理論與計算物理專業(yè)」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并獲得全額獎學金。
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Phys. Chem. Chem. Phys.》, 《New J. Chem.》, 《Org. Biomol. Chem.》,《Comput. Mater. Sci.》,《Phys. Lett. A》,《Chem. Phys. Lett.》, 《Int. J. Quantum Chem.》和《J. Mol. Struct.》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6篇,其中SCI收錄10篇,另有3篇在投。
萬仲禹研究方向為凝聚態(tài)理論與計算,理論與計算化學。
他研究內(nèi)容包括:
1 分子,固體晶格,材料,化學反應性質(zhì)的快速計算和預測;2 具有高性能/奇異特性的熱電/光電/超導/絕緣材料的高通量虛擬篩選;3 半經(jīng)驗量子化學(SQC)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論(DFT)的改進和校正。
此外,參加了包括高等數(shù)學,英語和數(shù)學建模在內(nèi)的多學科競賽,取得了國際級2項,國家級3項,省級4項的優(yōu)秀成績。
在2020年被北京大學選拔進入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夏令營,2021年被清華大學選拔進入低維量子物理國家實驗室暑期學校。
在2021年參加江蘇省物理學會舉辦的春季學術會議并獲得優(yōu)秀報告獎。此外擔任《Surf. Topogr.-Metrol.》,《New J. Chem.》和《J. Mol. Model.》等國際期刊審稿人。
當事人回復!網(wǎng)友: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萬仲禹表示自己也是通過城大一位21級新生告知,才知道被放到了知乎上。
他承認,自己10篇論文的整體水平很低,有「灌水」的嫌疑。這也是萬仲禹念物理專業(yè)的原因。
「我也想在讀博期間做出真正hard core的成果,很多人會罵我水,這一點我也猜到的,我也愿意接受你們的謾罵,但是我覺得不應該對一位本科生的學術成果作如此苛責。」
也有很多網(wǎng)友評論說期刊的檔次很低。
「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沒有做理論計算方向的,做計算的人都知道PCCP的水平如何,盡管蹭了一些熱點,但這畢竟不同于實驗方向有那么好發(fā)。也有說只要數(shù)據(jù)庫就能發(fā)文章出來的,其實是缺乏了解,我相信真正的學者是不會外行人說內(nèi)行話的。
ML來建模型,關鍵不是ML自身,而是在于尋找有意義的Physical Descriptor,相信發(fā)過JPC,JCP的同行們都知道?!?/span>
一直以來,萬仲禹心里不愿放棄做科研的信念。
「我大學四年休息的日子加起來不超過2個月,我想支撐我走到現(xiàn)在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信念告訴我把書讀下去,讀到博士,去做一些真正對人類有用的東西;二是已畢業(yè)的優(yōu)秀的學長們,他們帶給我一個可能,告訴我可以做到什么樣?!?/span>
最后,萬仲禹表示,「我親自來寫這個回答,也希望成千上萬的二本學生看到,我們沒有985/211的條件,但不代表二本的學生沒有夢想,沒有權利去追求科學的真理。」
網(wǎng)友表示,「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科研「造神」運動?
為了炒作,徐州工程學院也想搞一場科研「造神」運動。雖然沒有求得萬仲禹的同意,但也「如愿以償」。
萬仲禹的回復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清楚自己將會被放到知乎上來引起大家的熱議。
因為知乎上此前出現(xiàn)的類似情況:
比如,任德敏同學如何看待湖南科技大學本科生任同學連發(fā) 10 篇 SCI 一作?以及鄒建華同學怎樣評價常熟理工的鄒建華大學四年共發(fā)14篇SCI文章?
當時,徐州工程學院學生科的老師一開始找萬仲禹的時候,他是直接拒絕的。
萬仲禹知道,這樣做的話只會讓別人認為自己浮躁且功利。
「因此,我在和學生科老師交流的時候,也提出一些要求。
一是不放到學校的官網(wǎng)上,因為我是學化學的,其他學院的學生也不了解,也不想引起校外學生的注意。
二是刪除掉任何的包裝和夸張的成分,這與之前引起大家熱議的任同學和鄒同學的例子不同,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實實在在我在本科期間取得的成果,沒有經(jīng)過任何夸大的言語加工?!?/span>
炒作不說,徐州工程學院科研環(huán)境真的是不如人意!
據(jù)介紹,徐州工程學院是一個二本類院校,全國排名432位。
萬仲禹表示,「很多人并不知道二本的條件和師資是怎么樣的」。
我也曾一開始嘗試過合成和催化兩個方向,但是無奈學校連「需要的實驗儀器都提供不了」,后來就放棄了在實驗方向繼續(xù)深入的想法,轉(zhuǎn)而向理論計算。
即便學校沒有提供相應的條件,他心里還是不愿意放棄做科研的信念,只為實現(xiàn)兒時的理想——成為一名科學家。
或許這是許多科研學生面臨的難題!
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資料:http://www.zhihu.com/question/47072610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726101/answer/1989062848http://hxxy.xzit.edu.cn/6b/f0/c760a158704/page.htm
版權申明: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