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BlackLivesMatter運動愈演愈烈,這件事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連科技行業(yè)也要受到波及。谷歌現(xiàn)在就決定放棄Chrome瀏覽器的兩個單詞—;—;Blacklist黑名單、Whitelist白名單。
至于為啥,大家看到“黑、白”兩個字就懂了,在當前的氣氛下,黑名單、白名單的區(qū)分都有可能引火上身。
坦白說,谷歌現(xiàn)在這樣做也不全是因為最近的BlackLivesMatter運動,“黑名單”這個詞引發(fā)的爭議也不是今天才有,據(jù)報道谷歌在2018年就開始刻意避免使用這個單詞,只不過Chrome瀏覽器的源碼中還存在“blacklist”這個單詞,畢竟這是業(yè)界使用多年的習慣了。
不能使用“黑名單”(Blacklist)這個單詞之后,谷歌程序員會用“Blocklist”(禁止名單)來替代它,英文中只變動了一個字母,也算是很聰明的改變了。
據(jù)了解,Chrome源碼中有大概有2000處涉及到了“Blacklist”,這也不能用簡單的“查找-替換”變個名字了事,改變源碼需要測試是否會有錯誤,這依然需要谷歌程序員們付出相當多的勞動。
不過與引起爭議、被人罵成立場不正確的難題相比,替換一個黑名單應該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