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49年,瑞典攝政王比列爾·雅爾率領大軍攻入芬蘭。自此,瑞典開啟了對芬蘭長達600年的統(tǒng)治,直到1808年被俄國擊敗。歷史上的糾葛,使得這兩個北歐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也許因為寒冷而無法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又或許因為本土市場的狹小,在數百年的工業(yè)化進程中,低調內斂的瑞典人和沉默寡言的芬蘭人,創(chuàng)建了一大批著名的跨國企業(yè)。
尤其是瑞典,擁有愛立信、薩博、沃爾沃、阿特拉斯·科普柯、山特維克等眾多知名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擁有頂尖的工業(yè)產品。
1876年,愛立信成立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初期業(yè)務是修理電報機和儀表。
1865年,諾基亞成立于芬蘭的坦佩雷,初期業(yè)務是生產木漿和紙板。
誰也沒想到,這兩個不起眼的小作坊,日后會逐漸壯大,成為全球通信設備行業(yè)的跨國巨頭,上演了現實版的“雙城記”。
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瞬息萬變,在5G全面開啟之際,通信業(yè)的格局也在不斷變化。近期愛立信和諾基亞在中國運營商集采中的不同表現,引起了業(yè)內的廣泛關注。4月底,兩家公司的一季度財報都已經出爐,本文將從數據出發(fā),對其業(yè)績進行盤點,看看今年開局如何,5G全球市場格局怎樣,后續(xù)發(fā)展又是否穩(wěn)健。
為便于比較,本文以美元作為貨幣單位,以財報中的季度期末匯率進行換算:1美元=10.13瑞典克朗;1歐元=1.08美元。
01.總體營收狀況
愛立信和諾基亞2020年一季度的銷售額都在50億美元左右,諾基亞略高。同比去年一季度,愛立信的銷售額增加了2%,諾基亞則下降了3.6%。
愛立信一季度的凈利潤達到2.3億美元,凈利潤率為4.6%。諾基亞的凈利潤為0.4億美元,雖然凈利潤率只有0.7%,但同比大幅改善。
02.各業(yè)務營收狀況
同比變化
愛立信的網絡業(yè)務同比增長6%,顯示出積極的發(fā)展勢頭,主要得益于全球范圍內強勁的5G需求。數字服務同比下降6.5%,財報顯示因為服務及硬件銷售的降低。管理服務同比下降3.4%,因為退出了一些非戰(zhàn)略性的合同。

愛立信各業(yè)務銷售額數據
諾基亞的網絡業(yè)務同比降低4.7%。其中,移動網絡同比下降1.5%。根據財報顯示,主要原因是傳統(tǒng)網絡需求的減少。不過,下降幅度被5G強勁需求抵消了一部分。

諾基亞各業(yè)務銷售額數據

諾基亞網絡細分銷售額數據
諾基亞的固定網絡同比下降17%,主要受中國數字家庭業(yè)務以及歐洲銅線接入業(yè)務的影響。軟件同比增加12%,主要因為銷售的有力執(zhí)行及產品組合的完善。
愛立信一季度網絡業(yè)務(無線為主)銷售額是35億美元。諾基亞的無線營收為26.3億美元,規(guī)模要低于愛立信。
愛立信的數字服務營收為7.2億美元,主要包括OSS/BSS以及核心網等。諾基亞的軟件業(yè)務擁有相似的產品,而銷售額是6.6億美元,兩者規(guī)模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愛立信在2019年收購了凱瑟琳(Kathrein)的天線和濾波器業(yè)務,而諾基亞的子公司安弗施(RFS)也擁有天線業(yè)務。5G時代,射頻單元和天線的融合是一個趨勢,這兩家公司在產品組合上都提前完成了布局。
各業(yè)務占比
愛立信的網絡業(yè)務占比達71%,為絕對的核心業(yè)務。數字服務及管理服務依托于網絡業(yè)務,二者總占比為26%。新興業(yè)務的占比很低,只有3%。
愛立信
諾基亞的網絡業(yè)務占比達76%,主要由四大產品線組成。其中,移動網絡占比達49%;固網,IP路由以及光網絡比例較低,總占比為27%。
諾基亞
諾基亞軟件業(yè)務主要依附于網絡業(yè)務,占比為13%。諾基亞技術占比為7%,通過品牌以及專利授權來獲取高額利潤。
各業(yè)務利潤
愛立信只有網絡業(yè)務和管理服務實現了盈利,核心的網絡業(yè)務拉高了整體的盈利水平。
愛立信各業(yè)務運營利潤
諾基亞網絡業(yè)務的運營利潤為-0.9億美元 ,而2019年一季度為-2.7億美元 ,同比虧損額顯著收窄。諾基亞技術運營利潤達3.13億美元 ,拉升了總體的盈利水平。
諾基亞各業(yè)務運營利潤
一季度,愛立信網絡業(yè)務的運營利潤達5.7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16%。而諾基亞網絡業(yè)務運營利潤為-0.9億美元。就核心的網絡業(yè)務而言,諾基亞仍承受著較大的盈利壓力,市場策略上,對商務會繼續(xù)保持敏感。
03.各區(qū)域營收狀況
同比變化
愛立信在北美一季度營收達17.7億美元,同比增長11%,得益于該地區(qū)5G建設的強勁需求。中東非洲地區(qū)同比增長了7.5%,得益于關鍵市場無線網絡的部署需求。東北亞地區(qū)同比持平,中國4G網絡部署放緩導致了營收降低,但被日本市場的增長抵消了一部分。
愛立信各區(qū)域銷售額
諾基亞北美銷售額為15.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中東非洲地區(qū)增長了8.8%。大中華區(qū)同比下降29%,諾基亞近期在中國市場的不佳表現,已經對營收狀況產生了影響。
諾基亞各區(qū)域銷售額
各區(qū)域占比
愛立信北美地區(qū)銷售額占比最高,達36%。其次是歐洲和拉美,占比達24%。這兩個區(qū)域總占比達60%,對維持愛立信的基本盤起到關鍵的作用。東北亞地區(qū)占比最低,只有8%。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的銷售額為0.22億美元,占比只有0.4%,本土市場體量非常小。
愛立信
諾基亞同樣是北美地區(qū)銷售額占比最高,達30%。其次為歐洲,這兩個區(qū)域總占比達60%,對維持諾基亞的基本盤起著關鍵的作用。大中華區(qū)占比只有6%,中國市場的波動對整體盤面影響較小。
諾基亞
北美是兩家公司最大的糧倉,愛立信一季度銷售額為17.7億美元,諾基亞為15.8億美元,兩者總和為33.5億美元,粗略反映出一季度北美市場的規(guī)模。
愛立信中國區(qū)銷售額占比為4%,為1.9億美元;諾基亞大中華區(qū)占比為6%,銷售額為3.3億美元。兩者在中國市場的體量相當。
關于中國市場,在近期三大運營商的5G集采中,愛立信在無線和核心網上都有不錯的收獲,而諾基亞只獲得了核心網的少量份額。這兩家外企不同的境遇,成了行業(yè)內的一個關注點。為什么諾基亞在集采中會有這樣的結果?原因比較復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里只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通常情況下,要想在運營商的采購中拿到合同,需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1) 決策者的客戶關系
2) 符合需求的產品
3) 具有競爭力的報價
4) 及時穩(wěn)定的交付
5) 對友商動態(tài)的把握
只有集齊這五張牌,才有可能打出“王炸”,贏得合同。
這里無法得知集采的細節(jié),但可以合理推斷一下,應該是諾基亞某些條件沒有滿足所致。是它的自身實力有問題嗎?應該不是。一季度,諾基亞在北美斬獲了15億美元的營收。美國運營商對產品的要求很高,能被主流客戶選中,說明其綜合實力經得起考驗。
那是為什么?不妨看下財報,里面提到,4G/5G無線產品的市場份額,在2020年底要達到27%的目標。但是,該數據統(tǒng)計不包括中國市場。原因在于:“利潤的挑戰(zhàn)以及該地區(qū)獨特的市場波動性”。
可以看出,在仍承受著較大盈利壓力的情況下,諾基亞降低了對中國市場的期望值,從而會采取較為保守的策略。“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這是我們能看到的一個宏觀層面的因素。
反觀愛立信,盈利狀況明顯好于諾基亞。有穩(wěn)健的財務基本盤作為支撐,其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就能有更多的底牌去和中國友商博弈。
04.財務穩(wěn)健度
在業(yè)務發(fā)展的同時,需要關注財務的穩(wěn)健性,包括現金流是否充裕,負債率是否位于合理區(qū)間等。
現金流量
一季度,愛立信和諾基亞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負值。其中,購買固定資產所付現金都顯著大于出售固定資產所得現金,表明兩家公司都呈現內部擴張的態(tài)勢,以試圖增強市場競爭力。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一季度末,兩家公司的現金及等價物相比一季度初都有所增加。諾基亞的現金及等價物要比愛立信多18.8億美元。
資產及負債
諾基亞的總資產達429億美元,在規(guī)模上要明顯高于愛立信。諾基亞的資產負債率為60%,比愛立信要低。
05.在5G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2020年,全球電信運營商的5G建設如火如荼。那么,這兩家北歐公司到底拿了多少5G合同?都有哪些運營商客戶?在全球市場的格局又怎樣?
5G網絡的復雜程度以及萬物互聯(lián)的趨勢,使得一些國家對網絡安全性非常敏感。當前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超出了商業(yè)的范疇,更多地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們看到,愛立信和諾基亞趁著這次行業(yè)洗牌的機會,在全球眾多高價值地區(qū)頻頻出擊。
兩家公司的官網上,都高調展示了可公示的5G合同,包括具體的運營商以及國家,這透露出一種強烈的自信,也是一種領地宣言。
愛立信的5G合同數以及商用網絡數都明顯高于諾基亞??磥恚銫EO之前放出的豪言并不是空穴來風。
對于兩家公司官網中公布的5G客戶,本文將做一個全景式的梳理,并試圖展現全球電信市場的格局。
5G客戶對比

*藍色字體為雙方共同客戶
5G客戶國家分布
重點市場盤點
北美地區(qū)
美國 愛立信和諾基亞都拿到了所有主流運營商的合同,包括AT&T、Verizon、T-Mobile、Sprint,實現了大滿貫。愛立信還和美國幾家區(qū)域性運營商實現了合作。這里基本看不到中國友商的身影,北歐人在這片“新大陸”上策馬奔騰,活得瀟瀟灑灑。
北歐地區(qū)
愛立信除了本土瑞典外,在挪威和丹麥都有布局,拿到了重點客戶Telenor和Telia的合同。諾基亞只在本土芬蘭和Telia及Elisa有合作。可以看出,在北歐這個大本營,愛立信的盤面更優(yōu)。
西歐地區(qū)
作為僅次于北美的價值高地,西歐地區(qū)發(fā)達國家林立,在這里拿到的5G合同將具有極強的標桿作用。什么樣的合同含金量高?——“大國大T”。
愛立信拿到了歐洲豪門Vodafone的合同,包括英國總部、德國和荷蘭的子網。而諾基亞贏得了另一家豪門Telefonica的訂單,包括英國和德國的子網。另外,兩家公司都拿到了法國大客戶Orange的合同??偟膩碚f,愛立信和諾基亞在西歐地區(qū)互有攻防,不相上下。
亞太地區(qū)
中國 在近期5G集采中,愛立信在三大運營商實現了大滿貫,估計官網很快就會更新。諾基亞只在中國聯(lián)通取得了少量核心網份額。
韓國 作為全球最早實現5G商用的國家,韓國市場尤其引人關注。愛立信和諾基亞在該國三大運營商實現了大滿貫,包括KT、SKT和LG U+。由于歷史原因,韓國和美國聯(lián)系緊密,每年的美韓軍演都搞得鑼鼓震天。在美國的施壓下,KT和SKT都將中國設備商排除在外,只有LG U+頂住千鈞之力,毅然選擇華為作為5G供應商,使得半島地區(qū)的電信格局增添了一絲戲劇性。
日本 Softbank和KDDI都選擇兩家北歐公司作為5G供應商。值得一提的是,諾基亞也拿到了日本最大運營商Docomo的合同。Docomo有點特立獨行,一直傾向于和日本本土公司合作,包括NEC和富士通,所以,諾基亞的這份合同具有較強的戰(zhàn)略意義。
在美國的施壓下,日本三大運營商步調一致,在5G建設中將中國廠商排除在外。這里要提一下Softbank。其在4G時代曾選擇與華為合作,此次調轉方向,原因之一在于大洋彼岸那樁高達260億美元的合并。美國運營商 T-Mobile和Sprint的合并一直遭受該國政府機構的監(jiān)管,作為Sprint的母公司,Softbank要想促成這樁合并的達成,必然要承受來自美國的更大壓力。全球電信市場相互交錯,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中東地區(qū)
1908年5月26日,一支英國勘探隊在伊朗和伊拉克的交界處,打出了中東地區(qū)的第一口油井,自此,該地區(qū)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發(fā)現石油暴富之前,中東各國基本上還處于游牧階段,駱駝、帳篷、椰棗是主要的三大件。積累了巨額財富之后,中東尤其是海灣各國都開始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通信網絡方面也是敢為人先。
沙特 作為海灣地區(qū)的帶頭大哥,該國具有很強的標桿作用。兩家北歐公司和主要運營商STC、Mobily都有合作。另外,諾基亞拿到了Zain沙特子網的合同,這是總部位于科威特的一家跨國運營商,在中東非洲有著較大的影響力。
阿聯(lián)酋 該國是海灣地區(qū)另一個重量級的存在,其第二大酋長國迪拜有著眾多超現實的建筑,知名度更為廣泛。愛立信拿到了Etisalat的訂單,這是總部位于阿布扎比的一家跨國運營商,子網遍及中東和非洲。諾基亞則和du展開合作,這是位于迪拜的一家區(qū)域型運營商。
卡特爾 Ooredoo,前身是Qtel(卡塔爾電信),它和愛立信及諾基亞都有合作。
非洲地區(qū)
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很多非洲國家仍在使用3G甚至2G的網絡,顯然無法承受5G這種富人的游戲,但也有少數發(fā)達國家邁入了5G的陣營。
南非 作為當地最大的電信豪門,MTN的業(yè)務遍及非洲和中東多個國家。愛立信拿到了MTN南非總部的5G合同。
總而言之,愛立信和諾基亞都已在全球主要國家完成了5G的第一輪布局。
06.結語
一線設備商中僅有的兩家外企都來自北歐,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公司的性格往往也是國家的性格,北歐人生活于嚴寒之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冷峻堅毅的風格。在與中國友商的競爭中,即使是面對華為的猛沖猛打,愛立信仍然能較好地保持自身的產品節(jié)奏,沒有一味地陷入求快的軌道。
諾基亞即使是在手機業(yè)務最低谷的那幾年,也仍堅守著諾西的網絡業(yè)務,并于2013年全盤收購諾西股份,于2015年收購阿朗,體現出積極求變的能力。
通信設備行業(yè)遵循“二八定律”,排名前列的大客戶貢獻了大部分的營收。對于愛立信和諾基亞而言,北美加歐洲的銷售額占比都在60%左右。只要牢牢把握住這兩個大糧倉,整體的基本盤就能保持穩(wěn)定。并且,這兩個地區(qū)在政治經濟層面以及文化層面,對北歐國家具有較高的認同度,這是天然的優(yōu)勢。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反之亦然。在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愛立信和諾基亞的份額較低,絕大部分的合同都被中國友商所獲取。愛立信能守住百分之十左右的份額,又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加持,中長期來看,其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比較穩(wěn)健。
諾基亞在年初的幾次集采中,所獲份額很少。而中國市場這樣一塊大蛋糕,不管奶油是厚是薄,都是任何人所無法忽視的。短期來看,諾基亞如果能適度提高中國市場的優(yōu)先級,預計局面會有所改觀。中長期來看,隨著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其也能有更多底牌參與該地區(qū)的博弈。
對于通信設備行業(yè)而言,征途如同登山。
向上看,互聯(lián)網公司們借助于發(fā)達的通信網絡,不斷攫取著價值鏈上游的利潤。向下看,Open RAN組織高喊著“軟硬件解耦,接口開放化”,試圖顛覆這個行業(yè)。通信設備商之間固然有競爭,但更需要合作,在這十年一遇的5G時代,激發(fā)新的增長點,共同把行業(yè)做大做強。
冬日的北歐,寒風凜冽。波羅的海湛藍的海水混合著浮冰,周而復始地拍打著海岸。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愛立信和諾基亞已經發(fā)展了一百多年,歷經了無數的成功和挫折。
新時代的“雙城記”,正在繼續(xù)上演。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我們擁有一切,我們又一無所有。”
—— 狄更斯
—— 全文完 ——
本文作者Patton,通信行業(yè)資深從業(yè)人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