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可以盈利的項目很多,但要問賺錢又穩(wěn)定的項目,交易所可以排首位”——幣先生汪
據行業(yè)分析報告:目前數字貨幣交易所共持有至少價值124億美元的比特幣、以太坊和USDT(其他幣種暫未統(tǒng)計)。拿Coinbase來講18年就稱已經管理價值約5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其他交易所管理的幣種數量也不再少數。
數字貨幣行業(yè)目前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其“含金量”就如此龐大,可見未來發(fā)展前景也一片光明。有市場就有布局,有布局就有競爭。想搭建一款交易所的項目方不再少數,但能夠真正起步的卻少之又少,接下來“幣先生汪”以盡自己微薄之力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搭建交易所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
定位你的市場方向。
用戶為何選擇你的交易所去交易?我們首先要清楚的是用戶選擇交易所可能是因為其交易所的名氣、朋友的推薦、豐厚的活動等方面會選擇某一款交易所,一旦用戶選擇了不錯的交易所想要改變他的習慣是相對比較難的事情,成本也會更高,而作為項目方是否考慮好市場的定位
舉例來說:對于剛剛起步交易所的初始定位就是“小白”如何?大部分圈內的人可能不會盲目選擇一家剛剛起步的平臺,而對于剛入圈的用戶來說,他們的用戶習慣不定,大平臺一般不會花費大量成本經歷去培養(yǎng)“小白”(大部分平臺會出一些簡介讓用戶自己瀏覽),而這個時候作為剛起步的平臺是否可以選擇去培養(yǎng)新用戶的習慣,來發(fā)展自己平臺的首批客戶~
當然市場定位都是不同的,今年的抹茶不也是選擇了模式幣而占領了自己的一片市場,大交易所總是會更穩(wěn)一些,而小交易所就需要多做選擇,做好定位。
交易所是集散中心,不是模式幣。
10層、20層、見點獎、領導獎、無限代這些詞很少會出現再交易所中,這也是交易所能夠長久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作為項目方要清晰的認識到交易所是一個集散中心,不是一個“集資中心”。
所謂集散中心我們指的是它面向的領域很廣,交易所不僅僅只是交易所,一覽市面上許多平臺就可以得知,交易所可以結合許多項目來做,可以吸引許多用戶,也可以把用戶導入其他項目,也就是說項目方還要有長遠的商業(yè)模式來運作,這樣會不斷增加用戶粘度,同時盈利點也會更多。
基礎才是發(fā)展的核心關鍵
互聯網上的所有操作都是由一串串代碼來完成的,想要運作交易所,首先得有專業(yè)的運作系統(tǒng)。許多項目方會選擇把99%的精力放在運營,卻忽略了最基礎的東西。
許多項目方對互聯網軟件有一個認知“成熟即便宜”,但這其實是一個“謬誤理論”,越成熟說明系統(tǒng)的研究越久、越復雜,系統(tǒng)的復雜說明投入研發(fā)的成本會越高,為什么反倒越便宜了呢?
互聯網成熟即便宜的東西說明一個問題:“本身底層代碼的質量可能不高”,因此在原有開源的代碼上進行二次加工所以成本低,也便宜了。
當然對于互聯網軟件來說價值取決于開發(fā)公司的專業(yè)性、系統(tǒng)的安全性各方面都需要去評估考量,“幣先生汪”的公司從事了八年多的數字貨幣交易所開發(fā)(xnbwang)薇信,所以接觸到的項目方不少,也與許多項目方溝通過,總結了少許經驗。
對于整個區(qū)塊鏈行業(yè)來說,可以投資的項目非常多,所以作為項目方選擇適合自己,有資源有經驗的方向布局即可。當然目的都是相同:“抓住市場、積累用戶、贏戰(zhàn)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