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支線渦槳飛機新舟700將于2020年1月總裝下線
作為我國完全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支線渦槳飛機,新舟700自立項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據最新消息,新舟700飛機預計于2020年1月總裝下線。
在近期舉辦的2019年支線航空與國產支線飛機發(fā)展論壇期間,新舟700飛機總設計師董建鴻接受了民航資源網的專訪。董建鴻介紹,新舟700定位于承擔800公里以內中等運量市場的區(qū)域航空運輸業(yè)務,能夠適應高原高溫地區(qū)的復雜飛行環(huán)境和短距頻繁起降?!靶轮?00是渦輪發(fā)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飛機,區(qū)別于過去的活塞式發(fā)動機驅動。其發(fā)動機的功率能夠滿足高速飛行的需求,在600-800公里中短程的范圍內,在一個合適的速度下,具有極高的效率。”
采訪中,董建鴻表示,在新舟700的研制過程中,主要基于六項關鍵技術的突破來打造核心競爭力。
圖:新舟700飛機總設計師董建鴻。
全新設計的機翼
董建鴻表示,新舟700飛機在整個飛行剖面內都具有高的氣動效率,這主要得益于全新設計的高升力、高升阻比的大展弦比機翼,通過大量的疊代設計以及試驗驗證,實現了高升力與良好失速特性的統(tǒng)一,使其在整個巡航范圍內都能保持良好的氣動效率。
特有的結構設計
新舟700飛機另一項重要的改進是其特有的結構設計。機身共設置有六個艙門,包含四個客艙艙門及兩個貨艙艙門。同時,新舟700將主起落架設置在機腹兩側,不僅大幅縮短了起落架支柱長度、減輕總體重量,還將大幅提高該機的迫降性能。
首次配備電傳操控系統(tǒng)
董建鴻介紹,新舟700飛機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渦槳支線飛機配備三軸數字電傳操控系統(tǒng),大大提升了飛機整體的系統(tǒng)配置。配備電傳系統(tǒng)不但可以使操縱系統(tǒng)布置更加靈活,降低駕駛艙操縱系統(tǒng)的難度,還可以為飛機提供更為豐富的控制和保護功能。
噪聲控制取得新突破
為適應市場需要,進一步提升乘坐舒適性,噪聲控制也成為新舟700的技術突破重點?!靶轮?00采用六葉高效螺旋槳,降低了槳尖脈動壓力的峰值,在機身上也設置了一些被動降噪的措施,使飛機噪聲得到有效控制,新舟700艙內的噪聲控制指標是83分貝?!倍櫿f,“我們的目標是和干線飛機達到同樣的水平?!?/p>
低成本設計技術
新舟700的競爭性還體現在價格及運營成本上。相對于渦扇發(fā)動機驅動的支線飛機來說,在執(zhí)飛短途航線時,新舟700除了購機成本更低之外,燃油成本也能低30%以上。“為進一步降低飛機的設計成本、制造成本及使用維護成本,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設計技術研究。”董建鴻介紹,“以襟翼為例,新舟700采用簡單的單縫襟翼,不但能夠滿足高效的氣動特性,也能夠保證構架簡單和低成本的要求。”
先進的復材制造技術
董建鴻介紹,新舟700飛機的機身主體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結構,尾翼為炭纖維復合材料結構,其他活動面全部采用復合材料結構,整機復合材料用量達到12%。
此外,董建鴻強調,新舟700從設計到研發(fā)采用的是目前中國民航最新版的適航標準,最新版適航標準的安全性要求有了明顯提升,這也成為新舟700飛機運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