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物理層協(xié)議一致性測試,PSS、SSS同步和PDCCH解碼的全流程驗證
在5G NR(New Radio)網(wǎng)絡部署中,物理層協(xié)議一致性測試是確?;九c終端設備遵循3GPP標準規(guī)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中,PSS/SSS同步和PDCCH解碼作為物理層的核心功能,其測試驗證直接關系到終端能否準確接入網(wǎng)絡并實現(xiàn)可靠通信。本文將系統(tǒng)闡述這兩項功能的全流程驗證方法,結合協(xié)議規(guī)范與實際測試案例,揭示測試中的技術要點與挑戰(zhàn)。
一、PSS/SSS同步測試:從信號檢測到幀同步
1. 同步信號結構與功能
5G NR的同步信號由主同步信號(PSS)和輔同步信號(SSS)組成,二者與PBCH(物理廣播信道)共同構成同步信號塊(SSB)。PSS用于時域同步并獲取小區(qū)ID的NID2部分,SSS用于頻域同步并獲取小區(qū)組ID的NID1部分,二者結合計算出物理小區(qū)ID(PCI=3×NID1+NID2)。SSB的時域位置由同步柵格(Synchronization Raster)定義,頻域位置由GSCN(Glob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Number)確定,支持靈活部署以滿足不同頻段需求。
2. 測試流程與關鍵參數(shù)
信號生成與配置:根據(jù)3GPP TS 38.141標準,測試儀需生成符合規(guī)范的PSS/SSS序列。例如,PSS采用長度為127的m序列,SSS采用Gold序列,二者在SSB的第一個和第三個OFDM符號內傳輸。測試中需配置子載波間隔(如15kHz、30kHz)、帶寬(如100MHz)和時隙配比(如DDDDDDDSUU)。
時域同步檢測:終端將接收機調諧至指定頻點,對PSS進行互相關檢測以獲取時域同步。例如,在100MHz帶寬、30kHz子載波間隔下,時隙配比為DDDDDDDSUU時,PSS位于每個時隙的前兩個符號,終端通過檢測PSS的峰值位置確定系統(tǒng)幀邊界。
頻域同步與PCI計算:根據(jù)PSS位置定位SSS,在頻域對SSS進行互相關檢測以獲取頻域同步。例如,SSS在第三個OFDM符號內傳輸,終端通過解碼SSS獲得NID1,結合PSS的NID2計算PCI。
PBCH解碼與幀同步:終端利用PCI解碼PBCH DMRS(解調參考信號),獲取SSB index和半幀號,進而解碼PBCH payload中的MIB(主信息塊),完成幀同步和系統(tǒng)信息獲取。例如,MIB包含系統(tǒng)幀號(SFN)的4位LSB信息,結合PBCH的時頻位置可確定完整幀號。
3. 測試挑戰(zhàn)與解決方案
波束掃描與幀定時模糊:5G NR采用波束賦形技術,SSB可能在不同波束上傳輸,導致幀定時模糊。例如,當SSB以TDM方式掃描28個波束時,終端需通過PBCH DMRS隱式指示符號索引或子幀索引以解決定時歧義。
頻段差異與信號覆蓋:不同頻段(如FR1的450MHz-7.125GHz、FR2的24.25GHz-52.6GHz)的信號傳播特性差異顯著,測試需覆蓋全頻段場景。例如,毫米波頻段需通過OTA(空中接口)測試驗證信號覆蓋與同步性能。
二、PDCCH解碼測試:從盲檢到DCI獲取
1. PDCCH結構與功能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于傳輸DCI(下行控制信息),指導終端接收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發(fā)送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其資源分配通過CORESET(控制資源集)定義,頻域由多個6RB組成,時域占1-3個OFDM符號。PDCCH采用CCE(控制信道元素)聚合,聚合等級(1/2/4/8/16)決定其魯棒性。
2. 測試流程與關鍵參數(shù)
CORESET配置與搜索空間定義:測試儀需配置CORESET參數(shù)(如頻域位置、CCE聚合等級)和搜索空間(Search Space),指示終端盲檢PDCCH的位置。例如,Type0-PDCCH搜索空間用于公共DCI,Type1-PDCCH用于用戶專用DCI。
盲檢與RNTI匹配:終端根據(jù)分配的RNTI(如C-RNTI、SI-RNTI)對PDCCH candidate進行盲檢。例如,PDCCH DCI通過CRC校驗碼攜帶RNTI信息,終端需解擾CRC并匹配自身RNTI以解碼DCI。
DCI解碼與資源調度:終端成功解碼DCI后,獲取PDSCH/PUSCH的資源分配、調制編碼方案(MCS)等信息。例如,DCI格式1_0用于調度PDSCH,包含頻域資源分配(RBG位圖)、時域資源分配(K0參數(shù))等字段。
3. 測試挑戰(zhàn)與解決方案
聚合等級與盲檢次數(shù):高聚合等級(如16)可提升PDCCH可靠性,但增加終端盲檢復雜度。測試需驗證終端在最大盲檢次數(shù)(如44次/slot)內的性能。例如,3GPP TS 38.141定義了不同聚合等級下的盲檢次數(shù)限制,測試儀需模擬極限場景以驗證終端合規(guī)性。
HARQ反饋與重傳機制:PDCCH本身不支持HARQ重傳,測試需驗證終端在PDCCH解碼失敗時的處理邏輯。例如,若終端未反饋PDSCH的ACK/NACK,基站需在下一個調度周期重傳PDSCH,但PDCCH調度信息需重新發(fā)送。
三、全流程驗證:從同步到控制信道解碼
1. 集成測試環(huán)境搭建
測試需構建包含基站、終端模擬器和信號分析儀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例如,使用R&S CMWflexx綜測儀生成5G NR信號,通過HEAD30變頻器支持毫米波頻段OTA測試,結合ATS1000暗室模擬真實傳播環(huán)境。
2. 端到端測試案例
初始接入測試:驗證終端從開機到完成隨機接入的全流程。例如,終端通過檢測PSS/SSS完成同步,解碼PBCH獲取MIB,讀取SIB1獲取RACH配置,發(fā)送Msg1(PRACH前導碼),接收Msg2(RAR)中的PDCCH調度信息,最終完成接入。
移動性管理測試:驗證終端在小區(qū)間切換時的同步與控制信道性能。例如,源小區(qū)通過PDCCH調度終端讀取目標小區(qū)的SSB,完成切換準備與執(zhí)行。
3. 自動化測試與數(shù)據(jù)分析
測試儀需支持自動化腳本執(zhí)行與數(shù)據(jù)分析。例如,通過Python腳本控制CMWflexx生成測試用例,自動記錄終端的同步時間、PDCCH解碼成功率等指標,生成符合3GPP規(guī)范的測試報告。
四、結語
5G NR物理層協(xié)議一致性測試是保障網(wǎng)絡性能與終端兼容性的基石。PSS/SSS同步測試確保終端準確接入網(wǎng)絡,PDCCH解碼測試驗證控制信道可靠性,二者共同構成物理層功能驗證的核心。隨著5G向垂直行業(yè)拓展,測試需覆蓋更多場景(如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車聯(lián)網(wǎng)),推動5G技術持續(xù)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