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7月11日報道,最近,北京郵電大學張平院士領銜的世界上第一個6 G實驗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公開了。本項目將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全球首個6 G網絡,并在此基礎上驗證4 G和5 G鏈路是否具備6 G傳輸能力,在6 G關鍵應用場景下綜合提高通信性能,是國內通信技術的重大突破。
研究表明,該系統(tǒng)在容量、覆蓋和效率三大關鍵技術指標上將實現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與5 G相比,6 G在傳輸速率、時延、網絡密度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這一研究結果和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結果已在國內通訊刊物《通信學報》上發(fā)表。
6 G將推動沉浸感更強的全息視頻,實現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人的世界三個世界的聯(lián)動。6 G將不僅僅是人,還將包括機器人和元宇宙在內的眾多主體。目前,人們相信,5 G技術在業(yè)界尚難以解決的某些情況下,將有更多的改進。
那6G什么時候才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面呢?根據6G推進組組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 王志勤表示:6 G實際上是下一代5 G的一項新技術,而5 G則是10年一代,因此6 G預計將會進入商用階段,2025年才會正式啟動
大家一定很好奇,6G跟5G相比原理有什么不同?優(yōu)勢有哪些?根據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關村泛聯(lián)院副院長許曉東的表述可以知道。傳統(tǒng)的信息傳輸采用“模塊化”的方法,以資源疊加為主要手段來提高網絡的性能,其代價就是網絡的復雜性急劇上升?!斑@是一種全新的通訊技術,它有別于傳統(tǒng)的通訊方式,通過“端對端”的全面優(yōu)化,取代了傳統(tǒng)的“模塊化”分離優(yōu)化,用更加精簡的網絡結構,大幅提高通訊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
理論上,利用太赫茲頻段,6G可以使數據傳輸速率提升至5G的100倍以上,達到驚人的每秒數十GB乃至TB級別,同時時延降低至亞毫秒級。這意味著,實時的高清視頻傳輸、遠程手術、全息通信等有機會成為現實,一秒可以下載數十部高清電影,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相較5G,6G的速率將實現質的飛躍,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更高的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更大的容量和更廣泛的覆蓋范圍。5G的標準時延是毫秒級,實際使用時通常在10毫秒左右,而6G的目標時延是0.1毫秒以下。“假設我們眨一下眼睛是0.1秒,那6G的傳輸時延是這個時間的千分之一。
隨著6G技術的逐漸成熟,我們對于未來生活的想象也日益豐富。這種高度連接的時代,將使我們能夠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無論是遠程教育、無人駕駛汽車,還是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無縫通信,都將成為現實。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世界里,每一個細節(jié)都被精確計算和優(yōu)化,只為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