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是非常重要的電子器件,我們的智能手機等設備中,都有半導體的身影。為增進大家對半導體的認識,本文將對半導體的重要特性、半導體導電原理予以介紹。如果你對半導體具有興趣,不妨和小編一起繼續(xù)往下閱讀哦。
一、半導體的重要特性
1、熱敏特性
半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會發(fā)生明顯地改變。例如純鍺,濕度每升高10度,它的電阻率就要減小到原來的1/2。溫度的細微變化,能從半導體電阻率的明顯變化上反映出來。利用半導體的熱敏特性,可以制作感溫元件——熱敏電阻,用于溫度測量和控制系統(tǒng)中。值得注意的是,各種半導體器件都因存在著熱敏特性,在環(huán)境溫度變化時影響其工作的穩(wěn)定性。
2、光敏特性
半導體的電阻率對光的變化十分敏感。有光照時、電阻率很小;無光照時,電阻率很大。例如,常用的硫化鎘光敏電阻,在沒有光照時,電阻高達幾十兆歐姆,受到光照時.電阻一下子降到幾十千歐姆,電阻值改變了上千倍。利用半導體的光敏特性,制作出多種類型的光電器件,如光電二極管、光電三極管及硅光電池等.廣泛應用在自動控制和無線電技術中。
3、摻雜特性
在純凈的半導體中,摻人極微量的雜質(zhì)元素,就會使它的電阻率發(fā)生極大的變化。例如.在純硅中摻人。百萬分之—的硼元素,其電阻率就會從214000歐。里面一下于減小到0.4歐。里面.也就是硅的導電能為提高了50多萬倍。人們正是通過摻入某些特定的雜質(zhì)元素,人為地精確地控制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制造成不同類型的半導體器件。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幾乎所有的半導體器件,都是用摻有特定雜質(zhì)的半導體材料制成。
二、半導體導電原理
(一)半導體的導電原理
不含雜質(zhì)的半導體稱為本征半導體。半導體硅和鍺的最外層電子有四個,故而稱它為四價元素,每一個外層電子稱為價電子。為了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單晶硅和單晶鍺中的每個原子的四個價電子都要和相鄰原子的價電子配對,形成所謂的共價鍵,如圖所示。
但是共價鍵中的電子并不像絕緣體中的電子結合的那樣緊,由于能量激發(fā)(如光照、溫度變化),一些電子就能掙脫原有的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與此同時,某處共價鍵中失去一個電子,相應地就留下一個空位,稱為空穴。自由電子和空穴總是成對出現(xiàn)的。
如果在本征半導體兩端加以電壓,則會有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運載電荷的粒子(稱作載流子)產(chǎn)生電流。一種是由自由電子向正極移動,形成的電子電流;另一種是空穴向負極移動形成的空穴電流。
如圖所示。空穴電流的形成好像電影場中,前排座位空著,由后排人逐個往前填補人,人向前運動,空位向后運動一樣。因此,在半導體中同時存在著電子導電和空穴導電,但由于這兩種載流子數(shù)量很少,所以本征半導體導電能力遠不如金屬中的自由電子。
(二)p型半導體的導電原理
半導體中有兩種載流子:導帶中的電子和價帶中的空穴。 如果某一類型半導體的導電性主要依靠價帶中的空穴,則該類型的半導體就稱為P型半導體。 “P”表示正電的意思,取自英文Positive的第一個字母。在這類半導體中,參與導電的 (即電荷載體) 主要是帶正電的空穴,這些空穴來自半導體中的受主。因此凡摻有受主雜質(zhì)或受主
數(shù)量多于施主的半導體都是p型半導體。例如,含有適量三價元素硼、銦、鎵等的鍺或硅等半導體就是P型半導體。
由于P型半導體中正電荷量與負電荷量相等,故P型半導體呈電中性。空穴主要由雜質(zhì)原子提供,自由電子由熱激發(fā)形成。摻入的雜質(zhì)越多,多子(空穴)的濃度就越高,導電性能就越強。
以上便是此次小編帶來的半導體相關內(nèi)容,通過本文,希望大家對半導體具備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喜歡本文,不妨持續(xù)關注我們網(wǎng)站哦,小編將于后期帶來更多精彩內(nèi)容。最后,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