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電影行業(yè),各路大片接連撲街,似乎讓大家越來越沒有理由去電影院了。不過,這一現狀被漫威大片《蜘蛛俠》打破,上映后一舉成為7月票房最強音。如果說《蜘蛛俠》是電影界的”超級英雄”,那小型SUV領域的“超級英雄”,必須提名上半年狂銷近7萬臺,有“中國鋼炮”之稱的吉利繽越!
什么?你問憑什么是繽越?OK,那我們就從銷量再到產品力等方面逐一分析,看仔細了。
為什么說繽越和《蜘蛛俠》有些相似?眾所周知,在車市不景氣的當下,大多品牌都在夾縫中生存,但繽越在合資對手重重包圍的小型SUV市場殺出血路,上市以來月均銷量連續(xù)破萬,出色成績助其成為“中國鋼炮”。6月份,繽越以10786輛延續(xù)破萬神話。值得一提的是,繽越的成功并非曇花一現。縱觀今年上半年,繽越的累計銷量也已經成功達到了69051輛,作為中國品牌,繽越的成績應該算是絕無僅有的;這一成績,即使是放在整個SUV市場來說,表現也十分搶眼。
反觀消費者認為更暢銷的合資SUV,局面也許和大家腦補的有些不同。就拿合資小型SUV最重磅的三款車:東風本田XR-V、廣汽本田繽智、一汽-大眾探歌來說, 繽智1-6月累計銷量僅為5.01萬輛;而兄弟車型XR-V則略強于繽智。至于一汽-大眾探歌,上半年的累計銷量只有5.35萬輛,同樣不及繽越。實打實的銷量數據,才是體現勝負最直觀的方式。在近期各品牌紛紛進行終端大促的情況下,繽越自上市至今價格一路堅挺,依靠極高的人氣和強硬的產品力穩(wěn)住陣腳,可以說相當自信,品牌保值率更好。換句話說,繽越的成功,是為中國品牌小型SUV爭光添彩,形容它為“中國品牌代表隊”的“超級英雄”又有何不可呢?
實力超越,三大件素質越級真“立標”
眾所周知,繽越誕生于吉利BMA全球新一代A級車模塊化架構,這是吉利整合全球化造車資源所打造的。也許有人會問:“BMA亮點在哪?”劃重點了,聽好。
譬如提升自動化水平、提高裝配質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制造成本這種都與咱們消費者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在未來BMA平臺下很有可能衍生出更多車型,這也就意味著,造車效率和品價比更高,節(jié)省下來的研發(fā)和生產成本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配置和服務。相比競品XR-V 12.79萬的起步價,繽越7.88萬的入門價格,正是受益于此。
其次,BMA架構還具備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基礎特征。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平臺的標準化、參數化、共享化的特性,有效提升產品的品質可靠性。而且,相比其他非模塊化架構的產品,它還能夠應用更多主動安全技術和智能配置,這個我們放在后面說。
不僅如此,其靈活的可拓展性也值得一說。除了普通燃油版本的車型外,繽越還提供MHEV和PHEV車型,進而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最后,就是BMA平臺的對于空間利用率的提升。高達68.7%的軸距利用率,讓誕生于此平臺的產品都擁有著同級別最大的乘坐空間。
說完了平臺,該聊點技術性的干貨了。我個人認為,繽越最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它“鋼炮”般的性能。在剛才那幾款“榜上有名”的合資SUV中,新繽智剛剛完成改款,老款的發(fā)動機換成1.5T發(fā)動機。昨天,新款XR-V也換上地球夢1.5T發(fā)動機。相同的排量,讓這場對比有了些火藥味。曾幾何時,中國品牌在性能方面對比合資品牌時,總是不被看好。如今,當繽越遇上剛剛出爐的新XR-V,結果如何?
看完直觀的數據對比是不是感到有些意外?同樣的排量,繽越面對新XR-V明顯要更勝一籌。至于原因,主要還是得益于繽越的這臺G-Power 260T發(fā)動機搭載了缸內直噴技術,再加上渦輪增壓的助力,使得燃燒效率更高。這樣的性能,不僅超越了本田地球夢的1.5T,甚至可以媲美2.5L的自吸發(fā)動機了。
千萬別以為賬面數據沒差太多就意味著二者差距可以忽略不計,其實,這兩臺發(fā)動機在調校上其實就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很巧,兩臺車我都開過。本田這臺1.5T發(fā)動機雖然賬面數據說得過去,但事實上在性能上卻并不是很突出,尤其是CVT變速箱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fā)動機的輸出,強行把它的駕駛感受變成了舒適的取向。所以,即使是官方實測,XR-V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也完全不如繽越。
反觀繽越,這臺與沃爾沃聯(lián)合研發(fā)的G-Power 260T發(fā)動機本身性能就很突出,為了更進一步發(fā)揮優(yōu)勢,吉利選擇了給繽越裝了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變速箱高達97%的傳動效率配合上可變排量機油泵、集成式冷卻模塊、雙質量飛輪等更多技術的加持,帶來絕佳的駕控體驗。
不僅如此,實測7.71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更不是蓋的,都說人生繞不開一臺寶馬3系,可要知道,新3系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也就7.74秒。所以,要我說年輕人還是繞不過一臺“中國鋼炮”——吉利繽越。
最后,再來說說底盤。繽越和新XR-V兩臺車我都開過、坐過。雖然它們采用的都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的懸架組合,但是,繽智的調校明顯和老款差異不大,依然是偏硬,在過一些坑洼的時候,如果速度過高甚至會有彈起來的感覺。而繽越則有所不同,它的底盤調校更適合中國路況,在操控性和舒適性之間拿捏的剛剛好。
黑科技加持,繽越配置領先不止一點
大家都知道,中國品牌一向在配置方面是比較厚道的,繽越更不例外。此次對比,我們選擇了燃油版車型里最高配置的繽越G-Power 260T-7DCT 運動款 Battle (指導價:11.98萬),以及XR-V 220 TURBO CVT豪華版(指導價:15.89萬),在差價接近4萬元的情況下,一起來看結果如何。
通過直觀的表格對比,繽越在配置方面可以說是大幅領先。多項黑科技配置的加持,讓繽越實現了領先同級的L2級自動駕駛,這其中包括了全速域自動跟車的ICC智能領航系統(tǒng),車道偏離輔助系統(tǒng)、AEB-P行人識別、APA全自動泊車等“黑科技”。這在自主品牌車型中都不算多見,對比合資車型時更是成為了繽越“智能牌”殺手锏,可以說是輕松達到了30萬級車型的配置水準。
顏值出眾,動感風格內外兼修
最后,再說說設計。
繽智和XR-V其實就不必多說了,即使是新款車型,依然沒有大幅改動外觀設計,雖然說過時有些夸張了,但畢竟是上市四五年的車型,審美疲勞的確是在所難免。
最后說回繽越,采用了“時光競速美學”設計理念,搭配四出排氣管、星空回想前格柵、流光翼動LED日行燈、時光之翼后尾燈、雙色風動輪轂、懸浮式車頂等細節(jié)設計都讓它顯得要更動感、炫酷。尤其是車尾的小尾翼,讓繽越的“鋼炮”形象加更鮮明。
內飾方面,整體的調性更顯動感激情有活力,大面積的軟紙包裹,質感細膩;突出的中控大屏和按鍵、細膩的液晶儀表等細節(jié),都足以讓你感受到繽越的那份骨子里的精致。搭配上黑紅撞色的內飾顏色,Battle味兒十足。結語:如果說《蜘蛛俠》的出現,拯救了當下慘淡的電影市場。那么繽越的暢銷,無疑帶領著中國品牌吹響了反攻的號角。繽越出色的BMA架構、越級的配置水準、時尚動感的運動造型再配上厚道的售價,這些足以讓它正面battle主流合資產品。對于中國品牌而言,繽越這個“中國鋼炮”的熱銷,的確令其成為中國品牌增光添彩的“超英”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