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有很多具體的類別,比如熱敏電阻、精密電阻、直流電阻、絕緣電阻、分壓電阻等等。為增進大家對電阻的認識,本文將對上拉電阻予以介紹。通過本文,你將了解到上拉電阻的基本概念、上拉電阻的使用注意事項以及上拉電阻的應用。如果你對電阻具有興趣,不妨繼續(xù)往下閱讀哦。
一、上拉電阻
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
上拉是對器件輸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強弱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么嚴格區(qū)分;對于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供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在上拉電阻所連接的導線上,如果外部組件未啟用,上拉電阻則“微弱地”將輸入電壓信號“拉高”。當外部組件未連接時,對輸入端來說,外部“看上去”就是高阻抗的。這時,通過上拉電阻可以將輸入端口處的電壓拉高到高電平。如果外部組件啟用,它將取消上拉電阻所設置的高電平。通過這樣,上拉電阻可以使引腳即使在未連接外部組件的時候也能保持確定的邏輯電平。
就是從電源高電平引出的電阻接到輸出端。
1、如果電平用OC(集電極開路,TTL)或OD(漏極開路,CMOS)輸出,那么不用上拉電阻是不能工作的, 這個很容易理解,管子沒有電源就不能輸出高電平了。
2、如果輸出電流比較大,輸出的電平就會降低(電路中已經有了一個上拉電阻,但是電阻太大,壓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電阻提供電流分量, 把電平“拉高”。(就是并一個電阻在IC內部的上拉電阻上,這時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當然管子按需要工作在線性范圍的上拉電阻不能太小。當然也會用這個方式來實現(xiàn)門電路電平的匹配。
一般作單鍵觸發(fā)使用時,如果IC本身沒有內接電阻,為了使單鍵維持在不被觸發(fā)的狀態(tài)或是觸發(fā)后回到原狀態(tài),必須在IC外部另接一電阻。
數字電路有三種狀態(tài):高電平、低電平、和高阻狀態(tài),有些應用場合不希望出現(xiàn)高阻狀態(tài),可以通過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的方式使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具體視設計要求而定!
一般說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設置,有的不可以設置,有的是內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輸出類似于一個三極管的C,當C接通過一個電阻和電源連接在一起的時候,該電阻成為上拉電阻,也就是說,該端口正常時為高電平;C通過一個電阻和地連接在一起的時候,該電阻稱為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是用來解決總線驅動能力不足時提供電流的問題的。一般說法是上拉增大電流,下拉電阻是用來吸收電流。
二、上拉電阻使用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電阻太大會引起輸出電平的延遲。(RC延時)
一般CMOS門電路輸出不能給它懸空,都是接上拉電阻設定成高電平。
下拉電阻:和上拉電阻的原理差不多, 只是拉到GND去而已。 那樣電平就會被拉低。 下拉電阻一般用于設定低電平或者是阻抗匹配(抗回波干擾)。
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
1、從節(jié)約功耗及芯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
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
3、對于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
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三、上拉電阻應用
一個上拉電阻可以設置在連接邏輯門和其輸入端之間。例如,一個輸入信號可以被一個電阻拉高,而一個開關或者帶跳線可以將輸入端和地相連。這可以被用作信息配置、選擇,或者對外部設備信號進行檢錯糾錯。
上拉電阻可以在邏輯設備不提供電流的時候工作。集電極開路就具有上拉電阻,這樣的電路輸出信號常常在驅動外部設備、組合邏輯電路、多個設備連接到一個總線的情況里應用。
上拉電阻可以和其他邏輯設備一起焊接在同一個電路板上。許多微控制器希望嵌入式控制應用程序使用內部的、可編程的上拉電阻,減少對外部組件的需求。
以上便是此次小編帶來的電阻相關內容,通過本文,希望大家對電阻具備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喜歡本文,不妨持續(xù)關注我們網站哦,小編將于后期帶來更多精彩內容。最后,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