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泄漏可以使“方圓百里”寸草不生,由此可見核泄漏的危害有多嚴重。但是,我們都不希望核泄漏發(fā)生。為增進大家對核泄漏的認識,本文將對歷史上的其中兩次核泄漏事件予以介紹。如果你對核泄漏具有興趣,不妨和小編一起繼續(xù)往下閱讀哦。
一、切爾諾貝利核電廠泄漏事故
1986年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動力站開始按計劃進行定期維修。然而由于連續(xù)的操作失誤,4號站反應堆狀態(tài)十分不穩(wěn)定。1986年4月26日對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來說是悲劇開始的日子。凌晨1點23分,兩聲沉悶的爆炸聲打破了周圍的寧靜。隨著爆炸聲,一條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沖向天空。反應堆的防護結構和各種設備整個被掀起,高達2000℃的烈焰吞噬著機房,熔化了粗大的鋼架。攜帶著高放射性物質的水蒸氣和塵埃隨著濃煙升騰、彌漫,遮天蔽日。雖然事故發(fā)生6分鐘后消防人員就趕到了現場,但強烈的熱輻射使人難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飛機從空中向下投放含鉛和硼的沙袋,以封住反應堆,阻止放射性物質的外泄。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爆炸時泄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fā)生10晝夜后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fā)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這次事故的核污染。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qū),那里居住著694.5萬人。由于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范圍被劃為隔離區(qū),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千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后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10公里范圍以內將不能耕作、放牧;10年內100公里范圍內被禁止生產牛奶。不僅如此,由于放射性煙塵的擴散,整個歐洲也都被籠罩在核污染的陰霾中。臨近國家檢測到超常的放射性塵埃,致使糧食、蔬菜、奶制品的生產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核污染給人們帶來的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
二、英國溫德斯格爾火災
英國的坎布里亞郡的溫德斯格爾工廠一直在為英國的原子彈提供燃料,但1957年10月10日,它卻差點被燒毀了。溫德斯格爾的钚生產設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反應堆,是為英國核武器計劃服務的,其反應堆的設計十分原始。溫德斯格爾有個石墨減速劑,但它的早期設計者沒有考慮到石墨內潛在的能量可能帶來的危險,也沒有考慮到人工操作會產生失誤。
1957年10月10日,溫德斯格爾工廠由于反應堆心過熱,導致燃料起火。同時,由于檢測溫度的儀器發(fā)生堵塞,不能在反應堆心周圍移動以檢測溫度,使事故不斷升級。燃料著火,石墨著火,最后反應堆心起火。就這樣,整個系統(tǒng)完全失去了控制。
那天值班的操作人員錯在沒帶操作手冊,也沒有檢查出他監(jiān)控的流程是否正常。另外,人為的錯誤還有,監(jiān)測儀器上的讀數不是反應堆最熱部分的溫度,因為他們沒把儀器放在冷卻流程中會變熱的部分。
工廠的管理者們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政治方面的,他們不敢披露火災的嚴重程度;一是現實方面的,他們用空氣來冷卻反應堆,結果非但沒能減弱火勢,反而使情況變得更糟了。最后他們斷定,惟一能夠撲滅大火的辦法就是用水。于是他們把所有的現場人員都送回家,并在10月11日星期五的早晨8點,打開了水龍頭。幸運的是,反應堆沒有爆炸。火勢逐漸減弱,最后終于熄滅了。更為幸運的是,輻射是從120米高的煙囪向周圍散發(fā)的,煙囪很高,因而降低了人們從地面呼吸到的濃度。而且,由于溫德斯格爾事故發(fā)出的煙霧被風吹向了整個英國,從南到北哪兒都有,這就使英國大多數人受到的輻射都不怎么嚴重。
以上便是此次小編帶來的核泄漏相關內容,通過本文,希望大家對核泄漏具備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喜歡本文,不妨持續(xù)關注我們網站哦,小編將于后期帶來更多精彩內容。最后,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