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島核事故中,應急柴油發(fā)電機因海嘯浸泡失效,導致全廠斷電引發(fā)嚴重后果。這一教訓深刻揭示了核電站電源系統安全設計的極端重要性。作為核電站安全級電氣系統的核心,1E級電源通過功能安全與抗輻射加固的雙重技術體系,構建起抵御多重極端工況的防護屏障。其設計標準之嚴苛、技術實現之復雜,堪稱工業(yè)電源領域的巔峰挑戰(zhàn)。
“韓國一核電站發(fā)生泄露,致使29噸核廢液排入大海”,這一突發(fā)新聞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國際社會引發(fā)了軒然大波。
1月13日消息,據報道,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于12日正式宣布,正針對慶尚北道慶州市月城核電站2號機組發(fā)生的一起非預期核廢液排放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沃達豐最新宣布,在捷克的特梅林核電站(Temelín Nuclear Power Plant)為?EZ集團部署了5G移動私有網絡。 作為試點階段的一部分,該網絡覆蓋了核電站的室外空間以及生產單元的選定區(qū)域。
核能作為一種高效的能源形式,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然而伴隨其高效利用而來的是潛在的巨大風險——核泄漏事故。一旦發(fā)生,不僅會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毀滅性打擊,還會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造成長期且復雜的影響。本文將深度探討核電站核泄漏的危害,包括其對人體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經濟及全球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并闡述應對措施的重要性。
上周從國家能源局和中國華能獲悉,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電站位于山東榮成,由中國華能、清華大學、中核集團共同建設。
12月6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xù)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
據央視網報道稱,岸田文雄當天在首相官邸以線上方式出席一場能源政策會議時說,為了重新啟動核電機組,中央政府應帶頭采取一切可能的對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和行業(yè)專家考慮“建設具備新安全機制的新一代核反應堆”,同時“最大化地利用現有核電站”。
日本《每日新聞》8月1日報道,關西電力公司當天發(fā)布消息稱,位于福井縣的美濱核電站3號機組泄漏7噸含放射性物質的水體,放射性活度推測值達220萬貝克勒爾(Bq)。
最新消息,日本廣播協會(NHK)5月26日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決定,將于6月上旬開始建設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相關設備。
盡管遭遇多國反對,日本還是決定在2023年將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今年4月,東京電力公司透露,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放入海相關費用預計2021至2024年度總計約為4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據日本電力公司公社報道,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安全性確認和輿論對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將從9月前后起,試驗用核污水飼養(yǎng)比目魚和鮑魚等,并比較在海水和核污水中魚貝類的成長情況,調查其體內的氚活度等。
中國地震臺網23點05分正式測定:03月16日22時36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7.65度,東經141.95度)發(fā)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一旦核泄漏,全球都遭殃!
眾所周知,烏克蘭是傳統的“核電強國”。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該國的核電站及周邊建筑安全問題,便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據中核集團消息,2月19日,時值雨水節(jié)氣,全球第三臺、我國第二臺華龍一號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達到100%滿功率運行,各項參數正常,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投入商業(yè)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在人類現代發(fā)展史,核電站的出現可謂是極高效率的解決了人類電能問題。但同時這又是一把強力的雙刃劍。
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懷俄明州州長表示,億萬富翁比爾·蓋茨的核能公司“泰拉能源”和巴菲特的“太平洋電力”達成合作,將在該州建立一個新型核反應堆。
35年后的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仍未“脫險”……
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4月23日,日本福井縣議會決定同意關西電力公司負責的三座運轉超過40年的核電站機組重新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