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設備、材料、技術等多個方面,仍被海外“卡脖子”。好在,我國在刻蝕機領域已經實現突破,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我國刻蝕設備的國產化率在20%以上,是我國最具優(yōu)勢的半導體設備。
根據北京燕東微電子公司副總經理李劍峰稱,8 英寸項目今年 1 季度就可以實現量產,會先經歷一個爬坡過程,1 萬片、2 萬片。計劃是基本到明年年底做到 4 萬片的產能,預計將
近來有網絡媒體稱,“中微半導體自主研制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yōu)良,將用于全球首條5納米芯片制程生產線”,并評論說“中國芯片生產技術終于突破歐美封鎖,第一次占領世界制高點”“中國彎道超車”等等。
中微公司的刻蝕機的確水平一流,但夸大闡述其戰(zhàn)略意義,則被相關專家反對??涛g只是芯片制造多個環(huán)節(jié)之一??涛g機也不是對華禁售的設備,在這個意義上不算“卡脖子”。
最近,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好消息:其自主研制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經臺積電驗證,性能優(yōu)良,將用于全球首條5納米制程生產線??涛g機是芯片制造的關鍵裝備之一,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制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