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用C51系列單片機測TTL(f
//想做個15路輸出的彩燈,使用P0.0~P0.7和P2.0~P2.6端口輸出;預置數(shù)為15個1(10進制32767)。//設(shè)置+1(P3.3)和-1(P3.4)兩個按鈕。//可以減到十進制32047,到32047后如果繼續(xù)按-1按鈕,可以回到327
K4、K3:“進出”模擬檢測鍵。每先按K3、再按K4,即代表“進”一人次;每先按K4、再按K3,則代表“出”一人次。每“進”一人次,就在原“進”顯示基礎(chǔ)上加1(“進”顯示初始狀態(tài)為“b000”);每“出”
讓一個單片機的LED數(shù)碼顯示器,從第一位顯示1、第二位顯示數(shù)字2、第三位顯示3、...一直到第六位顯示6,每個數(shù)字間隔0.5秒。然后一直循環(huán)下去。求一個C 語言程序?。?/p>
對于復雜的計算,單片機的速度顯得偏慢。最好的辦法是人工事先算出全部的結(jié)果,依次存放在ROM中,需要計算時,直接從ROM中查出結(jié)果即可。查表有兩條指令: MOVC A, @A + PC MOVC A, @A + DPTR前者不使用
;看到網(wǎng)上有人求“四字節(jié)除以三字節(jié)”的子程序,隨手把我以前寫的程序改了改,發(fā)表在下面。;自我感覺不錯,自認為是一個能夠完成該功能的,_最_簡_短_的程序。;程序如下,呵呵,獻丑了。;=============
“芯片自主”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課題。如果僅僅是談中國要擁有自己的品牌的芯片,那么CPU我們有龍芯兆芯,SoC有海思、紫光展銳,F(xiàn)PGA有高云半導體,幾乎所有的芯片我國都有自己的IC設(shè)計公司提供,但是最頂尖的芯片,依然還是由英特爾、賽靈思、ADI、TI、高通提供。更不要說晶圓制造企業(yè)需要的高端設(shè)備,全球幾乎是壟斷性限量供貨,有錢買不到。
MCS-51系列單片機指令如何判斷字節(jié)數(shù)如何區(qū)分指令為單字節(jié),雙字節(jié)還是三字節(jié)?//------------------------------------------------------------------最佳答案:最基本的方法是查表,但是,查過一遍之
問題:做了一個小設(shè)計,用的是AT89C2051,其中P1口接兩位BCD指撥開關(guān),P3.2接了一個開關(guān),P3.3接了一個繼電器。兩位BCD指撥開關(guān)的具體接法是公共端接P1.1和P1.2口,8421分別接在P1.3~P1.6口。我想通過開
應邀寫個匯編語言的除法子程序。編寫除法子程序,有兩種算法,移位相減的方法和循環(huán)相減的方法。移位相減的方法是仿照人們做除法的豎式編寫,執(zhí)行速度較快,但是計算的原理,一般人不好理解,難以讓大家
單片機同一IO口輸出兩組數(shù)組基于80C51,因為沒有多余的口可用,只能用同一IO口輸出兩組數(shù)組,高4位一組輸出0~9,低4位一組輸出0~15!試試看: MOV R0, #s1 ;數(shù)組一的指針 MOV R1, #s2 ;數(shù)組二的指針 LC
單片機演奏一個音符,是通過引腳,周期性的輸出一個特定頻率的方波。這就需要單片機,在半個周期內(nèi)輸出低電平、另外半個周期輸出高電平,周而復始。半個周期的時間是多長呢?眾所周知,周期為頻率的倒數(shù)
這個題目用51單片機的匯編語言來做,實際上是進行兩個字節(jié)的BCD碼的減法。列出豎式如下: 07 04H - 00 44H -------------- 06 60H由于51單片機的特點,BCD碼的減法,必須要用加法進行,方能進行“十進制
;----------------------------------------------------------------------------------------P1口外接4×4按鍵, 常用的讀出鍵值的方法有“查表法”和“反轉(zhuǎn)法”。查表法的程序最為簡短,但是稍多占用
問題:書上說的,要測P1口引腳電平,需要讓對應的引腳先置位,比如測P1.0口: ORL P1, #01H ;先置位 MOV C, P1.0 ;再讀接口既然給P1口數(shù)據(jù)可以產(chǎn)生電平的話,那先置位再測還有什么用,那不明擺著變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