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停放亂象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日前,石家莊市裕華區(qū)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按照治理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的思路理念,引導各品牌共享電單車企業(yè)對精準停放進行了詳細探討,經測試比較,小溜共享RFID精準停車技術“脫穎而出”并在裕華區(qū)正式投用。8月20日,記者對裕華區(qū)共享電車RFID精準停放區(qū)進行了實地探訪。
8月20日早上,記者來到小遛共享位于槐安路與建華大街交叉口西南側的停車區(qū)域,此時正值上班早高峰,不時就能看到騎行至此停放電單車的上班一族。
市民曹先生工作和居住都在裕華區(qū),“方便、實惠、不堵車”是他選擇共享電單車的原因,而小遛共享以其低車身、高回彈海綿坐墊、液壓減震等優(yōu)點贏得了曹先生喜愛。
曹先生表示,之前使用共享單車、電單車時也會隨意停放,但使用小遛以后,隨意停放時系統(tǒng)便會發(fā)出提示,只有擺正方能還車。
當小遛共享河北公共事務負責人陳風向曹先生詳細介紹了RFID精準停車技術后,曹先生直呼“666”,“沒想到一輛小小的電單車還有著這樣的高科技,怪不得小遛的車經常是整齊停放的?!?
章楠表示,共享單車、電車整齊擺放,是城市管理的重點,也是共享單車電車企業(yè)的社會責任,“RFID精準停車技術要求用戶必須停到指定停車區(qū)域內并在RFID識別帶附近,精確度讓誤差縮至正負10CM。通過這項新技術的約束,可以有效避免亂停亂放的情況出現(xiàn)。”章楠告訴記者,除已設立的五個共享電車RFID精準停放區(qū)外,8月21日左右還將再增加5個,“這項工作我們每周都在推進,將全區(qū)推廣使用。”
單頻RFID一般是工作在單一頻段的某一種RFID技術,常見的是2.4G和900MHZ以及433MHZ,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要是有源RFID的應用,所以超高頻等不在討論范疇內。
十五年前,有源RFID被用在定位領域,那個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人員的點名、車輛的盤點、物資的防盜,衍生出來的應用也大概不超出本身RFID代表的識別領域,比如運鈔車輛到達銀行、公交車到達站臺(BRT更常見)、涉密資產在倉庫的盤點等。
后來隨著位置服務需求的不斷旺盛和增長,諸如WIFI、ZIGBEE、藍牙等射頻技術不斷被開發(fā)應用,所以單純的單頻RFID在定位領域已經無法和其他的射頻技術相提并論,這個時候有的廠家開始推行雙頻RFID。
所謂的雙頻RFID,就是同一個射頻模塊集成了兩個頻段,最常見的是2.4G和125K,以及433MHZ和125K。125K作為一種低頻RFID,最大的特性就是讀取距離短,根據裝配的天線不同,距離不同,在3-10米范圍不等,而且125K的識別為激活方式,不在激活區(qū),是不會被激活的,市面上對于個人用戶最多的就是汽車開門,車鑰匙就是一個125K的低頻標簽。
在當今因人工智能的驅動而快速決策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RAIN RFID具有獨特的能力,能夠使系統(tǒng)運行得更加有效。這是因為它提供了用于跟蹤和定位數十億物品的物品標識符,從衣服到食品、藥品、工具、包裝、托盤等等。
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它也可以自動讀取數據,為曾經不可用的位置和易忽視的過程細節(jié)提供可見性。RAIN RFID系統(tǒng)提供的數據讓AI驅動的解決方案變得更有實用性,不僅讓人們能夠看到整個供應鏈中的單個項目,同時了解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方式,并讓人們察覺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隨著企業(yè)加速數字化轉型,以及企業(yè)對新技術和物聯(lián)網的投資有所激增,我們預計,互聯(lián)網數據將會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不過,隨著關于貨物實時流動的準確數據量的增加,人們對運營團隊的需求也在增加,運營團隊需要自信、快速地做出合理的業(yè)務決策。因此,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tǒng)有助于運營團隊依靠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例如,在過去幾年中,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通過投資RAIN RFID、物聯(lián)網等技術,比如RAIN RFID行李實時跟蹤系統(tǒng),以及通過Fly Delta移動應用程序實現(xiàn)自動辦理登機手續(xù),而這些技術的應用無疑提升了其客戶的體驗。目前,達美航空正在利用對這一系列的技術投資來實施人工智能驅動的平臺,該平臺能夠分析數百萬個運營數據點,從行李移動到飛機位置,從機組人員限制到機場條件等。該系統(tǒng)模擬操作運營情景,并創(chuàng)建一些假設的場景,從而幫助達美航空的專業(yè)人員做出關鍵的運營決策,以整體地改善客戶的航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