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wèi)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進行實驗檢驗,將極大地推動相關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
迄今為止,這是IBM開發(fā)的最強大的量子計算系統(tǒng)。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2日消息,該校潘建偉、趙博等在超冷分子量子調控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觀測到共振受激拉曼絕熱通道和失諧受激拉曼絕熱通道之間的干涉,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擬邁進了重要一步。
7月23日, 西班牙網站稱,很多人都把所謂的物聯網視為可以爭奪智能手機主角地位的對象。但幾年內我們有可能在手機市場上看到與目前的手機或其他可折疊、可卷曲手機類似的設計,或目前僅存在于想象中的一些設計。
近日,蘋果公司打算放棄量子點相機傳感器。該傳感器原本打算用在iPhone上的,如果該傳感器用在iPhone上,后置攝像頭將有望刷新拍照性能的得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潘建偉等人首次在國際上成功實現了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原理性驗證,這是量子通信網絡技術的一個大突破,它為光纖量子網絡的建設開辟了新途徑。令人可喜的是,該成果于在國際學術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上成功發(fā)表了。
日前,首個商用量子通信專網在中國濟南完成測試,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碼率的測試,均達到了設計目標,整套網絡預計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英國《金融時報》7月11日發(fā)表報道對此評論稱,“中國的一個城市已經成功試驗了一個“不可破解”的通信網絡,世界上首個大型商用量子通信網絡的推廣令人期盼?!?/p>
記者18日從神州信息了解到,公司近期助力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依靠無條件安全的量子保密通信特性分別實現了分行與總行、商業(yè)銀行與央行之間數據加密的標桿案例落地,對全球金融業(yè)廣泛應用量子保密通信關鍵技術起到示范作用。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發(fā)射在即,量子通信也成為了公眾討論的熱點和市場追逐的對象。
傳統(tǒng)計算機性能的提升面臨挑戰(zhàn),光子計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等新的技術都引發(fā)了業(yè)界關注。量子計算被認為能夠解決傳統(tǒng)計算不能解決的問題,但目前量子計算面臨諸多挑戰(zhàn),性能還未超越傳統(tǒng)計算機。從實踐者的角度看,量子計算的部署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
中科大官網刊文,美國光學學會在其網站公布了2019年度伍德獎(R. W. Wood Prize)獲得者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由于“在量子力學基礎和光量子信息,包括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量子密
IBM公司的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已經創(chuàng)建出了新的量子算法,能夠在量子計算機上支持先進的機器學習。
量子計算機擁有很強大的計算力,但是這對IBM來說,似乎還不夠。據CNET消息,IBM制作了一個路線圖,表達出了自己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野心。
近日,安徽國盾量子云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量子通信首批設備下線儀式在市高新區(qū)云計算基地舉行。這對于促進宿州市量子通信產業(yè)發(fā)展具有標志性意義。
近日,微軟在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內開設了新的量子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由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 Willem-Alexander)共同開設,實驗室名為The Microsoft Quantum Lab Delft。微軟將會和QuTech合作共同研究為量子計算機創(chuàng)建區(qū)塊。
量子計算被認為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方向,但由于量子比特非常脆弱,通常只能在極低溫等特殊條件下才能保持量子特性。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團隊運用一系列新技術,首次在室溫大氣條件下實現了基于固態(tài)自旋體系的可編程量子處理器。國際學術期刊《npj量子信息》日前發(fā)表了該成果。
量子機器學習的新里程碑!
周三,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旨在加快美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進展。這項新興科技將在網絡安全和其他領域帶來革命性影響。
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源量子)6日宣布,該公司研制的中國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在合肥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