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太陽能產品處處可見,人們用太陽能煮飯,還有太陽能熱水器等等,無處不見太陽能產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太陽能發(fā)電,但是目前的技術并不能讓人們很好利用太陽能發(fā)電。近日,全國工商聯(lián)新能源商會名譽會長單位漢能集團的高效硅異質結薄膜電池技術(簡稱“SHJ技術”)冠軍電池片(156mm X 156 mm)光電轉換效率經過日本測試機構JET認證達到24.23%,再次刷新其保持的中國紀錄,并躋身國際一流行列。
日前,漢能協(xié)助荷蘭格羅寧根市建造的薄膜太陽能公園“Solar Park Roodehaan” 正式舉行啟用儀式。格羅寧根市副市長 Philip Broeksma 和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商務參贊張國勝為公園進行了剪彩,格羅寧根市政府及中國駐荷蘭大使館代表團出席了本次啟用儀式。
隨著移動能源時代的全面到來,薄膜太陽能產業(yè)正迎來爆發(fā)式增長。薄膜太陽能芯片輕、薄、柔,可以像英特爾芯片一樣嵌入各類載體,大到城市摩天大樓,小到鄰里屋頂,或是街邊的陽傘,路上奔跑的汽車、快遞車、共享單車,又或是你走過的一段路,背過的一個背包,都可以融入薄膜太陽能技術,讓傳統(tǒng)產品紛紛變身為“發(fā)電體”,實現(xiàn)能源的共享和自由使用。
2018年,對于全球股市來說,是一個大起大落之年。在這一年中,中國各領域企業(yè)于低迷中創(chuàng)造驚喜。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為了更加聚焦專注于薄膜太陽能領域及移動能源業(yè)務拓展,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將其所持漢能控股集團股份轉讓給了李偉均。
近日,貴能移動能源產業(yè)園項目的薄膜太陽能生產線上,太陽能漢瓦產品首片下線。
2018年6月27日,漢能首批銅銦鎵(CIG)靶材在MiaSolé高端裝備集團泉州靶材示范工廠成功交付出貨,標志著漢能在CIG靶材生產和銷售上正式開啟國產化進程。此舉對填補國內CIG靶材領域的空白,打破對國外進口產品的依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日前,日本太陽能前沿公司(Solar Frontier)表示,已創(chuàng)下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紀錄。與日本新能源產業(yè)技術綜合開發(fā)機構(NEDO)的聯(lián)合研究中,公司利用CIS(銅、銦和硒)技術實現(xiàn)了22.9%的轉換效率。
自2015年停牌以來,漢能一直在努力開拓新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漢能即將于月底高調推出的一款新的分布式屋頂薄膜太陽能應用新產品,可以被看作這方面的又一個大動作。
記者獨家獲悉,漢能與摩拜合作開發(fā)的第一批裝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的共享單車,已于6月4日在北京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