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據央視新聞報道,由統(tǒng)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心設立的中國區(qū)域二維碼代碼發(fā)行機構20日在京啟動,未來中國所有二維碼將具有全球唯一的二維碼身份標識。
近日,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杰里米·斯特勞布(Jeremy Straub)在解釋型新聞網The Conversation發(fā)表文章稱,你可能被告知過在你的郵箱打開不明附件可能會帶來危險——就像你不該打開你的信箱中的可疑包裹那樣。但你有沒有被警告過不要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或者不要用你的手機拍照呢?新研究發(fā)現(xiàn),網絡攻擊者可能會從手機及其它設備中的攝像頭和傳感器著手來進行攻擊。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瑪雅人的世界吧,他們還有一個獨自的文明。目前在瑪雅人遺跡上面發(fā)現(xiàn)了有二維碼,可是二維碼不是現(xiàn)在才存在的東西嗎?難道他們真的能預見未來嗎?那各位朋友知道掃碼后的畫面是什么樣嗎,誰知道卻是這樣一幅場景呢?
細心的市民發(fā)現(xiàn),中建三局東北公司沈陽一工地門口掛起兩塊牌子,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項目信息及投訴電話便呈現(xiàn)出來。
二維碼是什么原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突然之間就充滿了二維碼,看網頁要掃二維碼,加好友要掃二維碼,現(xiàn)在連樓下賣草莓的大爺都支持掃碼支付,那么,你有沒有想過,這個長得很奇怪的二維碼,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它的原理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以前每次備件盤點都要加班加點忙四五天,現(xiàn)在輕輕松松不到兩天就搞定了,還一點都不枯燥?!毙旃ね诰驒C械事業(yè)部備件倉庫管理員李明剛一提到二維碼的運用,就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結賬時打開手機出示二維碼,1000元以下的商品通過小額免密的方式支付,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但近日,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qū)分局破獲一起在超市收銀處被盜刷微信資金的案件。警方通報稱,自今年4月21日至5月初,當地先后接到4名受害人報警稱,在超市手持微信二維碼排隊等待付款時,被人從背后通過手機掃碼,遭盜刷500-900元不等。
移動支付在我國的普及程度是令人無法想象的。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購物的興起,更隨著移動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移動支付在我國迅速成長起來。尤其最近幾年以來,隨著4G網絡的普及,流量資費大幅下降,再加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大力拓展,移動支付迅速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的方方面面?,F(xiàn)在,甚至身上不用帶一分現(xiàn)金,只要手持一部可上網的手機,就可以在超市、飯店等場所直接用手機進行各種支付,甚至就連買菜、或在街邊買個小吃,也能用手機在線支付解決,可以說,移動支付在我國已經發(fā)展成為無所不能的支付手段,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先后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移動支付平臺。
快拍物聯(lián)是國內最早從事二維碼技術研發(fā)和應用推廣的高科技企業(yè)之一,并于2015年底成功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為835101??炫奈锫?lián)董事長兼CEO王鵬飛表示,業(yè)務聚焦于物聯(lián)網產業(yè),基于大數據向客戶提供移動營銷服務。公司與國內最大的防偽科技公司兆信股份是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公司將承載著做百年企業(yè)的夢想,致力打造一家百年企業(yè)。
近日,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帶頭起草的《商品二維碼》(標準號GB/T 33993-2017)在內的515項國家標準,這也意味著商品二維碼,將正式以國家標準的新形式投入到市場中。草料二維碼作為唯一一家受邀起草單位參與標準發(fā)布,同時,草料作為商品二維碼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全程參與了此標準從起草到制定的整個過程。
在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小寶寶身上連著不少根線,這不僅妨礙他們與父母進行肢體接觸,而且扯來扯去還容易出意外,同時固定這些線的黏合劑還會傷害寶寶脆弱的皮膚。
現(xiàn)在,很多人都熟悉了一個圖案和符號——二維碼。這個“黑質而白章”的小方塊,正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yè)。圖書出版業(yè)自然也不例外,如今,在書中附加二維碼,已經越來越為圖書出版商青睞。
如果給人類全部2萬多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添加一個標簽,使每個蛋白質具有特定“二維碼”,將會發(fā)生什么?“這將助力科學家編撰一本生命活動本質的百科全書?!敝锌圃荷c細胞所研究員李勁松說。
電商和物流行業(yè)的高速速發(fā)展,將會使貨物的倉庫管理面臨很大的壓力,也意味著需要一個高效率集中的貨物分揀管理。越來越多的物流貨物集中倉庫已經不能滿足傳統(tǒng)的方式來完成繁重復雜的分揀任務。RFID技術的引進使得分揀工作變動自動化、信息化。RFID物流分揀技術讓每一各貨物快速找到各自的“家”!
人工智能、可穿戴裝備、物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需要海量的傳感器提供支持,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業(yè)務也需要各種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來支撐。但目前的傳感器存在國產化低、產品偏低端、技術創(chuàng)新薄弱、生產工藝落后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