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安排,今年年底前,全國要力爭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快ETC(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的推廣普及。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fā)有關通知,明確8項工作舉措,積極推動ETC安裝使用。按照計劃,到2019年底,各省(區(qū)、市)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
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fā)展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積極推動ETC安裝使用,為撤銷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創(chuàng)造條件。
高速政府買單7座以下車主享免費通已逾15天。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及岱黃高速公司消息,總體運行平穩(wěn)車流量有所增加,車流高峰集中在周末近郊自駕游進出城高峰期。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即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tǒng),是指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OBU)與在收費站 ETC 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實現車輛識別、信息寫入,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
食品安全問題,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過去二十年來,食品安全事故幾乎每年都會照成疾病與死亡。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屢次成為全球的頭條新聞。
日前,三星發(fā)布了6400萬像素的ISOCELL Bright GW1傳感器,這也是目前手機領域像素最高的傳感器之一,逼近人眼的HDR動態(tài)范圍。
物聯網(IoT)正迅速發(fā)展,感測是其重要一環(huán)。通常,IoT感測節(jié)點是采用電池供電和有線連接的,這阻礙了在某些無法進入或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部署,而頻繁更換電池也會增加維護成本,且電池和走線會增加面積,不利于實現高能效和高密度分布。為此,安森美半導體推出創(chuàng)新的智能無源無線傳感器(Smart Passive Sensors™,簡稱SPSTM),擺脫電池和布線挑戰(zhàn),能在無法布線或難以更換電池的網絡邊緣測量、采集并分析數據。SPS結合完整的開發(fā)套件SPSDEVK1,構成一個即插即用的一站式完整解決方案,幾乎適用于任何環(huán)境和終端市場,從智能家居和樓宇應用,到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和醫(yī)療保健,設計人員無需從多家供應商處采購,節(jié)省開發(fā)時間和成本。
汽車半導體市場蘊含巨大的增長機遇,Melexis 的業(yè)務主要面向汽車半導體市場并且在該市場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盡管近年來汽車銷量的增長幅度放緩,但汽車中集成的電子產品的數量卻在逐年穩(wěn)步增加。近年來,乘用車中已經安裝了許多傳感器用于感測溫度、壓力、位置和速度等。然而,對傳感器的需求依然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
全球智能系統(tǒng)領導廠商研華科技日前在上海Sensor China期間舉辦了IoT(物聯網)無線傳感平臺——M2.COM新聞發(fā)布會暨合作伙伴會議,ARM、博世、Sensirion(盛思銳)、dust networks、 TI、Semtech、ST、PNI多家傳感器、無線通信與系統(tǒng)制造商等業(yè)界領導廠商參與。
1999年由IBM創(chuàng)造的“普適計算”概念,讓人們靠前次暢想網絡無處不在的前景。如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讓這一預想有機會得以實現:無線網狀網(又稱為自組織網絡)可以構建多點對多點的網絡架構、ZigBee技術完成定位感知系統(tǒng)、RFID技術則負責部署網絡的信息節(jié)點,三者的高度融合將實現一個互通、感知的無線傳感網絡。
前面小鑫已經告訴大家: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用途廣泛。傳感器節(jié)點借助于其內置的形式多樣的傳感器,測量所在周邊環(huán)境中的熱、紅外、聲吶、雷達和地震波信號,也包括溫度、濕度、噪聲、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眾多人們感興趣的物理現象。傳感器節(jié)點間具有良好的協作能力,通過局部的數據交換來完成全局任務。
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它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物聯網分為底層傳感網、中層通信網、上層智能處理網等不同層次,這其中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底層傳感網。無線組網通信的前端智能感知節(jié)點和網關設備是物聯網產業(yè)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產品的國產化需求非常迫切,自主研發(fā)至關重要。
不斷增長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正在與另一個不太知名的趨勢——傳感器的發(fā)展相結合,并使得飛機預測性維護成為現實:傳感器的使用越來越多,而且成本相對越來越低,傳感器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隨著傳感器數量的增加或更多的使用它們,運營商和制造商更好地監(jiān)測和了解許多飛機和航空發(fā)動機的狀態(tài),現在無線傳感器的出現正在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新的可能性。
如今是一個移動互聯的時代,是一個智能互聯的時代。時代的特征就是萬物互聯,移動隨心。在這個時代,如同雨后春筍般的自媒體成長起來了,各路諸侯各領風騷;如同淫雨霏霏的各種APP令人應接不暇,各顯神通,由于太多了,有時候居然令人不知道該打開哪一個。在這種變化萬千的時代中,在這種各類信息滿天飛的時代中,營銷工作怎么做,才利于品牌的確立,才利于品牌形象的廣泛滲透,才利于產品銷量的持續(xù)增長呢?
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MEMS傳感技術、光纖傳感技術、氣體傳感技術及無線傳感器技術仍將是傳感器領域的發(fā)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