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今,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這句豪言可以與時俱進地改為:"給我一個物聯網,我能夠感知地球"了。
物聯網,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支撐技術
RFID | 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
傳感網 | 借助于各種傳感器,探測和集成包括溫度、濕度、壓力、速度等物質現象的網絡,也是溫總理"感知中國"提法的主要依據之一。 |
M2M | 即機器對機器,側重于末端設備的互聯和集控管理,X-Internet,中國三大通訊營運商在推M2M這個理念。 |
兩化融合 | 信息化和工業(yè)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以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 |

技術構架

應用層 | 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組織和其他系統)的接口,它與行業(yè)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
網絡層 | 由各種私有網絡、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相當于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
感知層 | 由各種傳感器以及傳感器網關構成,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維碼標簽、RFID 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等感知終端。感知層的作用相當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它是物聯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 |
技術延伸
物聯網標準發(fā)布;物聯網"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頒布;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發(fā)展重點;央企與地方聯手布局物聯網,搶得企業(yè)后續(xù)發(fā)展先機……這一系列舉措無不表明國家對物聯網的發(fā)展重視。預計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yè)體系超過5000億元規(guī)模,年均增長率達11%左右。
部分方案展示
-
智能家居
海信“smart-home”智能家居方案 海信推出了以"智能、綠色、健康"為主題的白電新品,并率先向消費者提供了"smart-home"智能家居生活解決方案。展示的海信SMART一體空調采用了目前行業(yè)內最領先的補氣增焓技術,集風機盤管制冷、地暖制熱、生活熱水供應三大功能于一身,成為海信智能家居方案的一大亮點。[詳細]
-
智能醫(yī)療
醫(yī)療物聯網解決方案NETGEAR 建設無線醫(yī)療物聯網,基礎架構采用了兩臺NETGEARWNAC9505智能無線控制器及200多臺物聯網AP-WNDAP380R。此網絡基礎平臺具有可擴展新,可以實現多達上千臺AP的管理需求。兩臺WNAC9505實現核心雙機熱備,保障了全院物聯網業(yè)務能夠實時無間斷地運行。[詳細]
-
智能物流
智慧物流——IBM供應鏈可視化解決方案 IBM中國開發(fā)中心(寧波)以及IBM中國開發(fā)中心物流行業(yè)解決方案中心從2010年底籌建至今一周年以來的創(chuàng)新技術成果,特別分享了IBM"智慧的物流"、"物流云"等領先技術在當地物流企業(yè)應用的成功案例,極具區(qū)域和產業(yè)示范性。[詳細]
-
智能交通
車聯網——恩智浦標準CAN局部網絡解決方案 汽車制造商正計劃透過ISO和AUTOSAR等組織,推動可大幅提升功效的CAN局部網絡成為業(yè)界標準之一。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推出的首款兼容于NWP ISO 11898-6和AUTOSAR R3.2.1就是標準的CAN局部網絡解決方案。[詳細]
-
智能工業(yè)
PLC和HMI實現智能化工廠 工廠自動化其內容可以從生產排程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測試自動化、倉儲自動化、電力管理自動化到無人工廠。為使工廠生產機械自動化,可利用近接開關(Proximity sensor)、編碼器(Encoder)等偵測器加上PLC及HMI運用在此方面。[詳細]
-
智能生活
村田:引領物聯網時代智能生活 針對智能家居、智能醫(yī)療等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目前村田不僅能提供傳感器、通信模塊,還能提供包括軟件和網關在內的整套解決方案,還展示全套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這個整體解決方案包含了傳感器、通訊傳輸、智能控制在內整套部件。[詳細]
延伸閱讀
- 車聯網:將智能交通進行到底
- 物聯網技術為礦工的生命平添保護傘
- RFID腕帶在醫(yī)療物聯網中的應用
- 物聯網應用拓展,物流信息化待深掘
- 物聯網推動堅強智能電網發(fā)展
- 物聯網進駐樓市:智能家居與傳統家裝聯姻勢不可擋
- 建物聯網體驗館開館,展現"智能"生活
- 物聯網技術助力打造國內第一片"智慧森林"
- 物聯網傳感器發(fā)力,用于監(jiān)測教室空氣質量
物聯網的重點應用領域有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huán)境與安全檢測、工業(yè)與自動化控制、醫(y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yè)、金融與服務業(yè)、國防軍事……幾乎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實現"智能生活"離不開物聯網。
- 電信評論家、飛象網CEO項立剛:目前國內物聯網技術還存在諸多弊端,尚未形成完整體系,技術相對不成熟以及傳感器成本過高是制約物聯網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物聯網技術范圍廣泛,家電產品也正在嘗試應用,家電企業(yè)都在找這方面所謂"殺手锏"級應用,但到目前還未找到。
- 百度CEO李彥宏:我還沒有看清楚物聯網,覺得非常模糊、不清晰。
-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專家石立峰:隨著3G的發(fā)展,移動互聯網將會逐漸實現高帶寬和高速移動的雙突破。屆時,我們可以在高速的動車上便捷的實現互聯網接入及聯網的"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我們也可以通過我們的手機處理各種與我們相關的生活服務,如家庭監(jiān)控、家電控制、金融消費等。
- CNNIC分析師李長江:物聯網中的物品確實具有四個方面的特性,對地址資源構成了特殊的需求,我們可以通過加快向IPv6的轉型來應對這些需求。